冠心病患者不同脂餐后血脂的变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人体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一种餐后状态,许多研究者提出餐后血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确。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不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早期形成,且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亦有重要作用。进食高脂餐后,血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减退。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高脂和低脂餐后血脂代谢情况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0名血胆固醇水平不高的冠心病患者(TC<5.2mmol/L,TG<3.0mmol/)L随机分为两组,禁食12小时后,分别接受高脂餐饮食(n=20)和低脂餐饮食(n=20),于空腹、餐后2小时、餐后4小时、餐后5小时、餐后7小时分别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于空腹状态及餐后4小时利用高分辨超声测定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结果:高脂餐组:餐后血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空腹、餐后2小时、餐后4小时、餐后5小时、餐后7小时血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1.76±0.76mmol/L、2.26±0.86mmol/L、2.87±1.42mmol/L、2.76±1.17mmol/L、2.25±1.27mmol/L,餐后血TC、LDL-C、HDL-C无明显改变,餐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受损,由空腹状态的3.38±2.34%降至餐后4小时的1.27±2.31%(p<0.01),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变,且餐后4小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受损程度与餐后2小时血甘油三酯的升高值呈显著性正相关(r=0.748,p<0.01);低脂餐组:餐后血甘油三醋仅轻度升高,但与空腹状态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TC、LDL一C、HDL一C无明显变化,餐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冠心病患者进食高脂餐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受损,且与餐后血甘油三酷的升高程度密切相关。餐后富含血甘油三酷的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可能通过加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损害这一环节,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斑快的不稳定性及斑快破裂中起重要作用。关键词:高脂肪餐低脂肪餐甘油三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神经纤维瘤病2型的致病基因NF2编码一个具有595个氨基酸的蛋白叫Merlin,它具有负性生长调节功能,其表达的减少、缺失与神经鞘瘤和脑膜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实验通过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钠曲线和超滤曲线模式对血透患者各种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探讨个体化的钠浓度和超滤曲线模式,提高透析质量。 方法:选择2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自身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