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和直流电作用下Sn/Cu体系的溶解及润湿行为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a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封装向着轻量化、微型化、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对微焊点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微焊点是通过钎焊技术来实现互连的,因此对钎焊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加超声和直流电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辅助加工制备技术,已经在钎焊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钎焊技术相比较,超声和直流电辅助钎焊技术可以减少焊接时间,提高效率;同时,钎焊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钎剂,减小了钎剂挥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焊后残渣对钎焊接头的腐蚀。但是超声和直流电作用于钎焊技术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母材的溶解和钎料在母材表面润湿性的好坏是影响钎焊接头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选择电子封装中最常用的Cu和Sn作为母材和钎料,采用浸入法测量母材在液态钎料中的溶解量,计算了不同条件下母材在液态钎料中的溶解激活能;采用润湿平衡法和座滴法分别测量了液态钎料在母材表面润湿过程中的润湿力以及平衡润湿角;结合有限元模拟和微观组织分析,系统地研究了超声和直流电作用下的溶解和润湿行为,探究了超声和直流电作用下溶解和润湿的影响规律,为超声和直流电辅助钎焊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超声在Cu基板表面和液态Sn钎料内部传播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超声引起Cu基板表面的振动场和声压场分布不均匀,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基板表面振动场分布和液态钎料内部声压场分布受到了超声振幅、超声频率、基板厚度以及超声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超声作用引起液态钎料内部的最大声压超过了空化阈值,因此在钎料内部能够发生空化效应,从而加速了液态Sn内部的传热和传质。通过对直流电在液态钎料中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发现,直流电引起液态钎料内部产生温度梯度,从而导致Marangoni对流产生,温度梯度越大,对流作用越强。(2)通过浸入法实验研究了超声和直流电作用下Cu基体在液态Sn钎料中的溶解行为,研究发现,超声作用下的溶解速率是无超声作用的7~8倍,超声作用下溶解速率呈线性增长,无超声作用下溶解速率呈抛物线型增长;直流电作用下的溶解速率是无直流电作用的4~5倍,直流电作用下的溶解速率呈抛物线型增长;施加超声和直流电作用都减小了Cu基体在液体Sn钎料中的溶解激活能;超声和直流电作用对溶解过程中界面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层也有一定的影响。超声作用下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减小,主要是由于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被打碎,进入了液态Sn钎料。而直流电作用下,由于焦耳热效应以及电迁移作用,界面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增加;计算了实验温度下Cu基体在液态Sn钎料中溶解的有效电荷数为0.69~1.48,电迁移力促进了Cu原子的扩散。(3)通过润湿平衡法和传统座滴法研究了超声和直流电作用下液态Sn钎料在Cu基体表面的润湿行为,研究发现超声和直流电作用促进了Sn/Cu体系的润湿性。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平衡润湿力增加,零交时间减小。随着超声振幅的增加,Sn液滴在Cu基板表面的润湿角减小,规划半径增大。随着施加电流强度的增加,平衡润湿力增加,Sn液滴在Cu表面的润湿角减小,规划半径增大。超声和直流电作用对润湿过程中界面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有显著的影响,Sn液滴在C u基板铺展过程中,随着超声振幅的增加,界面析出的C u6Sn5层厚度减小,Cu3Sn层厚度增加,Sn钎料中有大量被打碎的C u6Sn5相。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界面析出金属间化合物的厚度也增加。超声和直流电作用下Sn/Cu体系润湿性改善主要是由于超声和直流电作用加速了界面反应,使得界面析出Cu6Sn5所提供的化学驱动力增加。同时,超声和直流电作用加速了液态Sn钎料内部的对流,改变了三相线位置力的平衡,从而促进了润湿性。
其他文献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淡水资源紧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首选的途径是利用清洁能源进行经济高效的海水淡化。太阳能驱动海水淡化技术既能利用绿色能源生产清洁水,还能缓解化石能源短缺问题。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无需对整个水体加热,仅在水体与空气的界面处通过蒸发器利用太阳能加热水面产汽,极大地提高了蒸汽转化效率,
微弧氧化技术是提高镁合金表面耐蚀性的方法之一,具有高效、环保和工序简单等优势,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这些研究工作中,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无论对于理解微弧氧化机理,在线监测膜层质量和性能,还是对于指导专用电源设备的研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微弧氧化负载模型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均表明负载具有电容特性,但由于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不尽相同,因此所得
钛酸铋钠(Bi0.5Na0.5TiO3,简称 BNT)基陶瓷是一类重要的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材料,与其他无铅压电(如钛酸钡与铌酸钾钠)相比,具有居里温度高、自发极化大、电致应变大等优点,在致动器、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有望代替传统的锆钛酸铅(Pb(Zr,Ti)O3,简称PZT)基压电陶瓷。然而,BNT基陶瓷也存在压电系数较低、矫顽电场较大,且获得大的自发极化或大的应变所需驱动电场较高等缺点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