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的高精度三维模型网络展示技术及其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1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三维获取设备以及个人计算机性能的飞速发展,通过互联网浏览高精度三维模型成为了可能,而这不论对于各个领域专家的研究或者普通用户的参观都具有较大意义。本文通过基于图像传输的高精度三维展示技术为这种的需求提供了实现的途径。它可以使普通用户利用远端服务器的高性能可视化系统完成个人计算机所无法胜任的渲染的工作以及实现对远端虚拟场景的浏览。但是该技术框架在目前网络环境中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我们将对针对其中的关键环节的优化算法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网络三维展示的应用现状和技术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对主流的技术进行了分类:Web 3D、远程可视化、基于IBR的全景图技术。 本文在传统的本地渲染结构和远端渲染结构的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远端渲染结构的改进研究方案: 1) 通过基于IBR的图像压缩算法有效降低网络传输图像数据量。 2) 通过动态调整网络传输数据量实现对客户端的个性化服务。 3) 通过对系统多级缓存的设立优化系统展示,降低服务器端响应交互请求时间。 4) 通过本地远端混合渲染和用户交互行为预测技术使得在不改变原有数据量的前提下减少网络传输的频率,从而提高用户交互的实时性。 第四章以上面提及的关键技术研究为基础完成了网络高精度数字化文物展示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并将其应用到了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遗址文物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以及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古文化遗存的数字化工程示范研究”中。
其他文献
知识发现是从数据库中抽取和精化新的模式。信息系统是数据库的抽象描述,是一个具有对象与属性关系的数据库。信息系统的知识发现问题本质上是按照属性特征将对象进行分类的
工作流管理系统是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络和企业内部互联网的普及而快速发展的软件系统之一。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用有关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来协调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使之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柔性工作流管理系统是现在研究的热点之一。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柔性要求主要体现在系统运行时对工作流模型进行动态调整以处理异常情况或者优化流程结构上。通过对工作流管理系统柔性要求的分析
学位
现有的视频入侵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普通监视器,而且在对指定地点进行监视的时候通常都需要人的参与,使得监视效果随着人的本身状态的波动或者不同监视者间有较大不同。然而改用
自从我国将发展“数字海洋”列入“十五”和2015年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计划以来,研究、发展有关海洋信息可视化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就成了一个急需面对的问题。 特征可视化
为了适应Internet开放环境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软件系统需要不断地调整自身。这种调整,或称之为演化,通常采取静态或动态的方式。动态演化虽然在技术实现上有很高的难度,但
随着Internet的普及,人们对Internet上信息的各种需求也急剧增加,网格计算也伴随着互联网而迅速发展起来。结合新的Web Service技术,形成了新一代的网格体系结构OGSA。以服务为
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从而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
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贴近生活、服务生活,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互联网预订预定火车票、酒店、航班等等出行服务。作为订票商会向用户发送通知邮件以确认订票的相关信息。但是用户
随着“以用户为中心”为主要理念的Web2.0的深入发展,Folksonomy秉承了这一重要思想因而得到广泛推广,同时也因其自由性、灵活性和共享性等特点逐渐成为当前网络最流行的应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