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平捻方略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捻军主要是指晚清1853年到1868年活跃在黄淮地区的农民军,活动范围涉及安徽、河南、江苏、山东、直隶、湖北、山西、陕西等省。1866年底,李鸿章接替曾国藩担任平捻主将,他在坚持河防之策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创新地提出“扼地兜剿”,“借地利以图合围”,“缩地扎围”等一系列平捻方略,变被动设防为主动设防,通过凭借地貌和水文的复杂条件,围堵并剿,步步包围,不断缩小包围圈,迫使擅长流动作战的捻军无法发挥骑兵优势,同时实施坚壁清野和招抚政策,瓦解捻军的凝聚力,灵活变通军事策略。李鸿章在平捻战争中拥有对淮军这支主力军的灵活指挥,在具体实施军事方略时有了淮军的强大支持,即便是平捻方略和其军事部署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清军内部矛盾的阻碍和地方官员的抵制,也并未影响大局,最终李鸿章成功地平定东西捻军。自此,李鸿章凭借平捻之功而仕途平步青云,为其日后成为影响晚清政局的风云人物作了重要铺垫。本文主要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前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目的、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以及学术界相关的研究成果。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李鸿章平捻方略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表现;第二章、第三章则主要分析平捻方略在湖北、山东、苏北等重要战场以及重要战役中的实施;第四章分析李鸿章实施平捻方略过程中遇到的阻碍;第五章则分析李鸿章平捻方略实践成功的原因。第三部分为结语,即对全文作一简要的总结。
其他文献
随着供应链向敏捷化方向发展,传统的静态知识管理由于缺乏动态性开始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敏捷知识管理框架,旨在解决敏捷供应链因动态变化所产生的知
先从网页内容和网页链接的角度计算网页与主题的相似度,然后将二者归一化,最终确定网页与主题的相关度。从分析网页内容相似度的角度保证网页与主题的相关性,从网页链接分析
信息位差是信息交流过程中存在的水平差异和由此而导致的社会与经济地位的差异。从哲学理论和社会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信息位差存在的必然性,利用热力学定律解释了信息位差对信
联盟控制是联盟图书馆开展业务合作,实现联盟管理目标的保证。同时有效的联盟控制也是实现联盟潜在优势的重要保证。联盟控制是联盟成员通过契约、舍作结构安排以及其他方式,影
【目的】探讨积雪草甙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光镜、电镜、3 H TdR、3 H脯氨酸掺入及MTT比色等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核DNA合成和胶原蛋白的合成。【结果】积雪
田赋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重要财政收入之一,历代对其十分重视。中华民国成立后,在田赋征收上沿袭清制,同时对晚晴田制有所调整,避免了以往田赋征收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