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清涧气区上古生界储层成岩作用与水介质特征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大量铸体薄片观察、鉴定、统计以及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确定了子洲-清涧气区上古生界砂岩中成岩作用特征及砂岩中自生矿物主要类型以及自生矿物的含量在研究区的分布规律,从而探讨影响上古生界砂岩自生矿物的水介质特征。得出子洲-清涧气区水介质演化可分为两个阶段,曾有过长时间的酸性介质时期。酸性介质是由于有机质的脱羧作用和大气淡水的滤渗引起的。推测出本区砂岩孔隙演化史可分为两个阶段:次生孔隙形成阶段、次生孔隙丧失阶段。研究区经历的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依据自生矿物组合、分布及形成顺序,粘土矿物转化,孔隙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上古生界各层组均已进入晚成岩A亚期,大部分位于晚成岩B期,甚至C期。次生孔隙的形成主要与碳酸盐矿物、长石的溶蚀及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相关,是无机成岩作用与有机热成熟演化产生的CO2和有机酸溶蚀可溶组分的结果。水介质作用是必要条件,可溶物质的存在是充分条件。根据储层孔隙类型特征,结合成岩作用研究,探讨了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影响和控制作用。指出胶结物虽然大面积占据了储层孔隙,但后期的溶蚀作用又提供了较多的次生孔隙,从而提高储层质量。根据以上研究,本文认为:除沉积作用外,成岩作用显著控制了储层质量。在鄂尔多斯上古生界储层中,不同气层组储层质量控制因素不同;山23气层组早期胶结物的沉淀和绿泥石包膜抵抗了压实作用,保存了粒间体积,后期的胶结物溶蚀形成了较多的次生孔隙,提高了储层质量。
其他文献
针对液态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水盐体系相平衡问题,研究了五元体系Li+(Mg2+),Na+,K+,Rb+//Cl--H2O及部分子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介稳相平衡关系,为氯化盐型盐湖卤水的综合利用
中非剪切带位于非洲中部,是非洲刚果克拉通与努比亚克拉通之间的泛非活动带,是一个巨型的岩石圈断裂带。世界上单位面积油气储量最丰富的盆地往往与断裂剪切平移运动有密切的
盐源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广泛分布,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盐源峨眉山玄武岩组岩体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对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