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学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口语流利性发展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针对欧美学生在学习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口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验研究,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口语流利性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促进欧美学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口语流利性发展。论文首先对口语流利性、第二语言的口语流利性以及口语流利性的评价标准进行了界定。论文认为,准确性、流畅性和可接受性是口语流利性的基本内涵;口语流利性是一种语用能力,而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不可分割。欧美学生在口语学习、尤其是口语流利性获得上所呈现的独特性使得研究欧美学生口语流利性的获得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且能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口语教学提供较多的借鉴和启示。根据这一起点,论文从理论上对口语流利性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梳理,明确这些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涵,然后选择其中较为成熟的认知技能发展模式和输入输出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分析它们对于口语流利性获得过程和机制的理解。根据认知技能发展模式,知识被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口语流利性的获得过程便是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实现基本技能的自动化有助于促进口语流利性的发展。而在输入输出发展模式看来,口语学习是一个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加工再到语言输出的过程,其中每个环节均会对口语流利性的获得产生影响,促进口语流利性发展的途径就是改进语言输入、语言加工和语言输出。论文根据这两种模式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应用原理。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实验进行佐证,证明这两种口语流利性发展模式的效果及其优劣之处。实验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以在华学习汉语的美国纽约大学学生为实验对象,分别依据两种口语流利性发展模式的教学应用原理讲授课文,然后测试其效果,并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对这两种口语流利性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依据两种模式所开展的教学均能够促进学生口语流利性的发展。整体而言,根据认知技能发展模式所开展的教学在促进学生口语流利性的发展上效果更为明显,而根据输入输出发展模式所开展的教学更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论文以语言学为理论起点和基础,采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在借鉴国内外大量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当前的口语流利性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依据这些模式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促进欧美学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发展的系统、全面的教学措施。论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包含充分的实验论证。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语用学的兴起以及儿童词汇习得和语法习得等方面研究的相对成熟,儿童会话语用能力开始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会话是人们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方式。会话分析作为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等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这一未来社会主义生力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是捍卫民族精神、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教材作为文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实施不同药物组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三联组,各60例。常规组实施对症治疗及
熔盐作为传热蓄热介质广泛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金属材料在熔盐中的腐蚀性与材料的氧化膜结构、熔盐种类、杂质以及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不同材料在
以青岛某游艇产业园桩基工程为依托,进行桩基混凝土耐腐蚀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制备7种不同配合比的桩基混凝土试样,分析了不同龄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用RCM法分析混凝土抗氯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Lakoff & Johnson,1980)一书的发表标志着隐喻研究进入认知科学时代。认知方法的介入拓宽了隐喻研究的范围。近20年来,前辈学者已经成功地在修辞、词
本文运用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研究文化意象的翻译以及意象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以顺应论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采用理论指导与例证分析结合的方式对文化意象的翻译进行
将平均粒径为75μm和48μm、质量分数为0%-8%的Si粉分别添加到SiC陶瓷材料中,在1550℃下保温3h烧成,研究Si粉粒径及其添加量对SiC陶瓷材料烧结性能、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
高中化学新课程已经在我省范围内全面铺开。为了了解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情况,我们对先行实施新课程的江苏省部分高中学校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调查反映了该地区实施
《突厥语大词典》是一部以阿拉伯文注释突厥语的辞书。此书包含约7500余词条,采录的范围非常广泛,是古代突厥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被誉为古代突厥民族“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