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小鼠骨髓有核细胞中造血细胞因子IL-3,IL-18,SCF等指标的测定及观察,旨在探讨再障的分型依据,进而为该病的辨证分型提供可靠的客观指标,从而使中医对再障的病、证的研究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以利于中医对再障的临床疗效的提高。 方法:实验用6~7周龄普通级19.7g(19.7±2.2)重的昆明种小鼠(80只)为研究对象,用孙纪元的照射加药物的复合法,建立再障动物模型,用造模成功的小鼠根据其不同的外在表现分为3组:心脾两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另设空白对照组。按照陈小野、郑平东、樊蔚虹的方法分别对心脾两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的小鼠加重其症状,各型的相关指标符合后,停药、处死、取材、进行指标测定。 结果:①各模型组小鼠的骨髓细胞中造血细胞因子IL-3,SCF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骨髓细胞相比有极显著降低,IL-18与正常组骨髓细胞相比有极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5);②模型组间相比:肝肾阴虚组与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脾两虚型、脾肾阳虚型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小鼠60Co-γ射线照射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氯霉素,可以获得与人类疾病的病因、性质、特征相似的的小鼠再障模型,其方法简便可靠,结果稳定,成功率高,适用于再障药物的疗效评价。再障模型的复制是成功的,对模型组所测的三个指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从而说明这三个指标可以作为再障中医分型的客观指标,具有可重复性和特异性,为再障的中医临床分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