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苏段饮用水源地健康评价与风险管控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到河湖水源地水质安全和水生态健康,部分水源地存在水质不达标、岸线布局不合理、突发水污染事件频发等突出问题。因此,构建饮用水源地健康评估方法,分析水源地潜在环境风险,提出水源地优化布设与管控措施,对于保障水源地供水安全、降低突发水污染事件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水源地健康现状评估、潜在环境风险评价和突发水环境污染的致因及风险评估体系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水源地健康现状评价大多基于水源地常规水质安全评价,忽视了新型污染物的不利影响,未综合考虑水源地水生态健康现状;未提出高强度岸线开发利用背景下水源地潜在环境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等级较高的水源地优化布设技术有待提升;突发风险模拟评估体系在事故过程的预判性及其对处置结果的后续影响兼顾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本研究在收集分析长江江苏段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岸线利用及2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评估了水源地水质安全和水生态健康现状,构建了水源地健康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根据评估结果筛选得到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需要进行优化布设的水源地名录;根据水源地保护区上下游风险源调查结果,通过构建水源地风险评价体系,划分水源地风险等级,基于绘制的水源地风险等值分布图提出污染源调整和水源地优化布设措施;通过构建水动力水质模型开展情景模拟,分析突发污染事件下水源地生态风险变化过程和应急管理措施,为水源地安全保障和备用水源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  (1)水源地常规水质普遍达到Ⅲ类水标准,关键指标为COD和铁;痕量高风险污染物指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新型污染物中,典型抗生素生态风险均值<0.01,典型雌激素活性均值为0.91±1.71ng EEQ L-1,水源地雌激素活性普遍较低,个别水源地雌激素活性较高;相较物种多样性,生物完整性(BI)指数评价结果更为可靠,水源地水生态健康等级为良好;夹江水源地、黄港水源地、二墩港水源地、魏村水源地、小湾水源地为亚健康,需进行优化布设。  (2)燕子矶水源地、龙潭水源地、西石桥水源地、长青沙水源地存在较高的环境风险;燕子矶水源地、龙潭水源地和西石桥水源地上下游的关键污染源需进行调整,夹江水源地、黄港水源地、魏村水源地和长青沙水源地需进行水源地迁移,二墩港水源地和小湾水源地需分别合并至蟛蜞港水源地和肖山水源地。  (3)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了不同情景下污染源瞬时和持续污染泄漏,得到水源地污染浓度和生态风险商值变化曲线,经分析初步得到了突发污染带的迁移过程、扩散范围及其对水源地的生态风险、影响程度,可根据模拟结果指导突发水污染事故下沿江各水源地的应急管控措施。
其他文献
砒砂岩是发育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成岩较差的沉积岩石互层。由于砒砂岩具有典型的结构性和对水特殊的敏感性,所以同时在外界风蚀、水蚀和重力侵蚀作用下极易发生边坡破坏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沿江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沿线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密集带,沿江大型企业生产所需80%的铁矿石、40%的原油、83%的电煤是依靠长江水运来保障的,航运效益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