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MA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系列引发剂引发效率及新型配位剂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optyy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渡金属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是1995年发现的一种新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它以RX(X=Cl或Br)为引发剂,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如CuX/2,2’-联吡啶为催化剂,可成功地进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等单体的活性自由基聚合。 1.以CuX/2,2’-联吡啶为催化剂,研究了引发剂RX结构对苯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聚合速率、引发剂的引发效率以及聚苯乙烯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实验证明,引发剂C-X键的断裂能是决定其引发效率和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关键因素。当采用氯乙酸甲酯或溴乙酸乙酯等C-X键断裂能比较高的RX作引发剂时,引发效率较低(分别为0.4和0.65)、分子量分布较宽(Mw/Mn分别为1.64和1.32);而采用三氯乙酸甲酯或α-溴异丁酸乙酯等C-X键断裂能比较低的RX作引发剂时,引发效率较高(均约为1.0),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分别为约1.4和1.17)。此外,卤素原子的种类对引发效率和分子量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当采用氯化苄、氯乙酸甲酯和2-氯丙二酸二乙酯等作引发剂时,引发效率较低(约分别为0.8、0.4和0.8),分子量分布较宽(Mw/Mn约分别为1.70、1.64和1.75);而采用溴化苄、溴乙酸乙酯和2-溴丙二酸二乙酯等作引发剂时,引发效率较高(约分别为1.0、0.65和0.8),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约分别为1.19、1.32和1.38)。 2.以CuX/2,2’-联吡啶为催化剂,研究了引发剂RX的结构对甲基丙烯酸甲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影响,也得到了与上面相似的结果。但是,如果引发剂RX的C-X键断裂能过低,在聚合初期会存在明显的双基终止现象,这不仅造成了引发剂的引发效率下降,同时也不可逆地生成过量的二价铜,使聚合速率大大下降。当以氯化苄作为引发剂时,由于它的C-Cl键断裂能较高,因此引发效率很低(约为0.15)分子量分布较宽(Mw/Mn约为1.20~1.40);当氯化苄α碳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变为二氯化苄时,C-Cl键的断裂能下降,它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引发剂时可得到较高的引发效率(约为0.75)和非常窄的分子量分布(Mw/Mn约为1.20);当用三氯化苄作引发剂时,由于C-Cl键的断裂能过低,反应初期自由基浓度过高,双基终止严重(引发效率约为0.70),产生了大量的二价铜,聚合速率极慢,此时,可加入零价铜粉,抑制二价铜浓度的提高,得到较快的聚合速率,同时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也比较窄(Mw/Mn
其他文献
对信息时代体育教学的环境概念、系统结构、功能及其中信息的传递过程进行了阐释,提出了整体协调、筛选转释、增强特色、利用优势的环境优化策略.
谱色测温法是该课题组提出的一种新的辐射测温法。针对可探测的温度区间,通过辐射光谱耦合信息的分析,考察了区间内所有温度点都能同时被失真测量的必要条件;对于不满足该条
网格化营销是一种以市场变化为导向的营销模式,积极引导企业改变营销资源配置、营销组织设置和营销产品服务支撑等一系列传统意义上的后端营销方式,是企业在发展中进一步细分市
音视频传输对网络的带宽、时延和丢包率有较高的要求。但是Internet是一个尽力而为的网络.没有提供任何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本文方案基于应用层对QoS加以控制:
通过分析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与风格、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内部因素以及教师、同辈群体和学习环境等外部因素,探讨诸多制约因素对高职类学生英语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