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治疗肝肾阴虚型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对其不同疗程的疗效进行分析,同时对中药内外合治治疗疾病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7年11月份至2018年12月份甘肃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病房,确诊并符合肝肾阴虚型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35例。经t检验,两组病理类型分布、年龄、病程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内服养阴消斑汤+外洗消斑止痒方+外抹醋酸曲安奈德软膏或丙酸睾酮软膏;对照组外洗消斑止痒方+外抹醋酸曲安奈德软膏或丙酸睾酮软膏。用法:治疗组:(1)月经干净后口服养阴消斑汤加减,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服用至下个月月经来潮;(2)外阴熏洗于经期结束后开始,每日1剂,每晚熏洗,熏洗30分钟;(3)熏洗、坐浴后病理诊断符合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者外抹醋酸曲安奈德软膏,符合外阴硬化性苔藓外抹丙酸睾酮软膏,每日2次,轻轻按摩至吸收。绝经后女性均连续治疗21天。对照组:同治疗组(2)、(3)的治疗方法。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等变化情况。结果:1.皮损范围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与第1疗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在改善皮损范围方面,第1疗程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第2、3疗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第2、3疗程均可显著改善皮损范围。组间比较:第2、3疗程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故中药内外合治优于外治法。2.外阴色素减退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积分与第1、2疗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第3疗程相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3疗程两组组间比较(P<0.05)有差异,且差异统计学意义,表明在第3疗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外阴痒痛积分比较:治疗前与第1、2、3疗程相比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得出两组治疗在第1、2、3疗程均可改善外阴痒痛症状,且近期治疗痒痛症状已见效。组间比较:不同疗程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改善外阴痒痛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中医次症比较:治疗前与第1、2、3疗程相比,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得出两组在不同疗程时均可显著改善中医次症。组间比较:不同疗程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药内外合治在改善本病中医次症方面疗优于外治法。5.局部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前与第1疗程相比,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与第2、3疗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第2、3疗程可显著改善体征。组间比较:第2、3疗程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改善体征方面内外合治法优于外治法。6.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与第1疗程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2、3疗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2、3疗程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第2、3疗程中医证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本病的治疗需建立长期治疗的信心。组间比较:第2、3疗程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内外合治法优于外治法。8.综合疗效比较:通过本实验研究发现治疗组痊愈4例,痊愈率12%,显效10例,显效率30%,有效18例,有效率51.2%,无效2例,无效率6.8%,总有效率93.2%;对照组痊愈1例,痊愈率2.86%,显效10例,显效率28.6%,有效14例,有效率40%,无效10例,无效率28.5%,总有效率71.5%,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中药内外合治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综合疗效显著,能够改善外阴痒痛程度及肝肾阴虚证症候,使外阴色素恢复或明显加深,外阴皮损范围缩小。结论:中药内外合治治疗肝肾阴虚型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中药内外合治治疗本病临床应用安全、有效,适合普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