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调查,初步了解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情况,从而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分析该部分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差的原因,制定针对性对策并组织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通过比较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Brunnstrom分级和患者满意度是否存在差异,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中,“品管圈”管理工具的应用效果,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辽宁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科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计100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了解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现状,成立“品管圈”小组,从患者、护士、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出发,利用头脑风暴法,通过绘制柏拉图、鱼骨图,分析导致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差的原因,以此作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切入点。选取2014年3月~9月该院康复科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和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方法行康复功能锻炼: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影响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因素实施针对性措施,通过圈员相互协作制定康复功能锻炼的宣教计划,以加强功能锻炼监督、完善康复锻炼的康复知识,改进功能锻炼管理流程为主要改善方向,逐一解决其不良因素。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运动功能评定和患者满意度问卷等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Brunnstrom分级和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并判定活动开展效果。应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及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等。结果1、品管圈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功能锻炼总依从性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品管圈实施前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比较:自我效能水平得分、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得分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品管圈实施前后运动功能比较:Brunnstrom上、下肢功能分级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品管圈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总条目数720条,其中满意条目数637条,全满意度占88.47%,观察组总条目数720条,其中满意条目数670条,全满意度占9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品管圈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康复。2、品管圈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效能。3、品管圈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4、品管圈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