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支付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对其所要购买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支付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经济应运而生并得以迅猛发展起来,移动支付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受到了消费者与商业组织的广泛关注。然而,尽管我国拥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相较于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移动支付在我国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和业务尚未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研究移动支付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为商业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能够促进移动支付产业的前进和整个移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本研究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以整合性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作为基础,结合创新扩散理论、感知风险理论,加入感知风险和个人创新性两个变量,并结合移动支付特征对各因素进行了重新定义,探讨了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感知风险、个人创新性、社会影响、便利条件因素对用户接受移动支付的影响。同时对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在各变量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此外,本研究根据实际移动支付发展情况,从创新扩散角度将采纳群体以使用经验一年为界分为了早期采纳者和晚期采纳者,并探讨了两者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借助SPSS16.0和AMO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效度检验以及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路径假设。最终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因素对用户接受移动支付有显著积极影响,感知风险对用户接受移动支付有显著消极影响;(2)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可以较好地预测实际使用行为;(3)不同年龄在实际使用移动支付的程度上有显著差异,31-40岁的人群对移动支付的使用程度最高;(4)不同教育程度在感知风险上有显著差异,硕士学历对风险的感知更强;(5)早期采纳者在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个人创新性、社会影响、便利条件因素上的感知均表现出显著高于晚期采纳者。最后,本研究基于上述分析从产品设计和营销两方面提出了对于移动支付市场业务拓展的启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