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南沿海长毛明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与分化的研究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E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毛明对虾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虾类,近年来由于严重开发过度,产卵场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其资源量急剧下降,在2005年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一书中已将其列为濒危[EN]物种,因此对于长毛明对虾的资源保护及复壮已迫在眉睫。本研究运用等位酶、AFLP及SSR技术,以我国东南沿海9个海域的长毛明对虾为实验样本,对其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化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长毛明对虾的资源保护、复壮、良种选育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多个方面提供必要的遗传学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我国东南沿海9个海区的长毛明对虾群体进行杂合性分析。测定了8个酶系统,共检测到15个酶位点32个等位基因。有7个多态位点,它们是位点Me-1、Me-2、Mdh-2、Aat-1、Sod-2、Est-1、Amy-1,在这些位点有2~5个等位基因。结果表明,在长毛明对虾9个群体的全部多态位点中,共有6个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30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除宁德群体外,其他8个群体中共有13个多态位点表现为杂合子缺失,结合各群体中每个多态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认为导致杂合子缺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种群内交、自然选择、Wahland效应、哑等位基因等。另外,在本研究中共有23个位点表现为杂合子过剩(F<0),且在长毛明对虾9个群体中均有出现,从而认为长毛明对虾的种质资源较好。2.采用等位酶分析技术获的的我国东南沿海9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标为: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的有效数目(Ae)为1.1447~1.2094,平均为1.1664;多态位点百分数为13.33%~40.00%,平均为26.67%;观察杂合度(Ho)为0.1311~0.1511,平均为0.1380;期望杂合度(He)为0.0720~0.1023,平均为0.0866。群体间遗传距离(D)为0.0002~0.0049;群体间遗传相似度为0.9951~0.9998;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327;基因流为(Nm)11.7358。采用AFLP技术对我国东南沿海9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及分化分析,利用8对引物,在27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508个位点。结果显示,长毛明对虾9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Ae)介于1.1956~1.3988之间,平均为1.2770;多态位点百分比(P)介于41.34%~63.58%之间,平均为50.88%;Shannon氏指数(I)为0.1841~0.3425,平均0.248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194~0.2305,平均为0.1643;群体间遗传距离(D)平均为0.0626,基因流(Nm)为1.8124;将以上长毛明对虾遗传多样性参数的均值与一些经济虾类与蟹类的以对应实验方法所获得的均值相比较,认为长毛明对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在甲壳类中处于较高水平,且群体之间发生了较小的分化。3.运用统计软件SPSS11.5分别对采用等位酶技术和AFLP技术获得的长毛明对虾9个群体的遗传距离与对应的地理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等位酶标记部分)Pearson Correlation=-0.022 , Sig.(2-tailed)=0.896>0.05 ; (AFLP标记部分)Pearson Correlations=0.146,Sig.(2-tailed)=0.394>0.05。从而认为长毛明对虾9个群体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4.采用生物素—磁珠吸附微卫星富集法,构建长毛明对虾的微卫星文库。从文库中挑取864个克隆,选取108个≥500bp的片段进行测序,获得72个微卫星序列。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5.0设计引物41对,到目前为止,已从中筛选出6对可用的微卫星引物。
其他文献
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国家对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学术界关于学校资源和学生学业表现关系的研究还未得到一致结论。学校支出是学校资源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关于
防盗报警器是防盗报警系统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点、线、立体空间三种类型的防盗探测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并详细介绍了以被动红外防盗探测器为前端传感器的防盗报警器的构成
茎柔鱼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广泛分布在东太平洋海域,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茎柔鱼也是东太平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种类。为可持续开发和养护茎柔鱼资源,增强
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是目前世界上匙吻白鲟科仅存的两种之一,另一种是分布于我国长江中的白鲟。《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保护物种,该物种目前处
海洋浮游动物作为构建食物网的高、低营养层次之间的中间环节,能对其栖息环境做出敏感的响应。反过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会影响海洋浮游动物的分布、生活史、群落特征和食物网
评价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现人材培养目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医教协同背景下,围绕高职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三元评价体系”的实施
于老鸦瓣现蕾期摘除花蕾,开花期进行人工授粉,测定老鸦瓣的形态指标和各器官生物量,并于收获期统计产量,分析摘蕾和人工授粉对老鸦瓣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蕾处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