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由癌症或癌症治疗引起的令人痛苦的、顽固的疲乏感受,相比正常生理功能状态下的疲乏,这种疲乏感与最近的活动和干预措施不成正比。癌因性疲乏在不同癌种、不同治疗阶段以及不同年龄段的肿瘤患者中均可发生。在生理、心理、情感、精神、社交生活中均有广泛和显著的影响,在肿瘤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等各个阶段都可发生,严重干扰了肿瘤患者的康复和治疗。目的:研究肺癌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了解癌因性疲乏提供基础资料,并为中医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简单随机抽样的横断面研究。调查对象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使用Piper疲乏量表(the Piper fatigue sacale,PFS)、中医症状量表(改编自《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量表(改编自《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等量表收集信息,并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中医证候诊断。所有数据使用SPSS 24.0软件分析。结果:1、纳入情况及疲乏程度分布情况:共纳入的210例患者。轻度疲乏的患者124例,占比59.0%,中度疲乏的患者48例,占比22.9%,重度疲乏的患者38例,占比18.1%。中度疲乏和重度疲乏的患者属于癌因性疲乏,共86例,占比41.0%。2、行为/程度维度重度疲乏得分7.00高于中度疲乏得分5.00,情感维度重度疲乏得分7.00高于中度疲乏5.00,知觉维度重度疲乏得分8.00高于中度疲乏6.00,认知/情绪维度重度疲乏7.00高于中度疲乏5.00。不同疲乏程度PFS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癌因性疲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阴虚证、血瘀证、脾/胃是伴随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的相关因素,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随癌因性疲乏程度加重的占比增加。血虚证、阳虚证、心/小肠、肺/大肠等证候对Piper量表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有影响。气虚证、肾/膀胱对行为/程度、知觉、认知/情绪、全量表总分存在影响。痰湿证对情感、知觉、全量表总分存在影响。阴虚证只有知觉维度存在影响。癌因性疲乏患者中证候要素组合分布最多的是:气虚+阴虚+痰湿+血瘀、气虚+阴虚、气虚+阴虚+血瘀、气虚+阴虚+血瘀+气滞;病位要素组合分布最多的是:肝+心+脾+肺、肝+心+肺、肝+脾+肺。结论:1.随着疲乏加重,行为/程度、情感、知觉、认知/情绪等维度的损害都会加重。2.阴虚证、血瘀证、脾/胃是伴随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的相关因素,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随癌因性疲乏程度加重的占比增加。血虚证、阳虚证、心/小肠、肺/大肠等证候对Piper量表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有影响。气虚证、肾/膀胱对行为/程度、知觉、认知/情绪、全量表总分存在影响。痰湿证对情感、知觉、全量表总分存在影响。阴虚证只有知觉维度存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