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江县红层区占县域面积的80%,红层区打井找水缓解了该区部分缺水问题。但随着部分地区井水受污染、地下水开发潜力变小等原因,出现了饮用水不安全问题。论文从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特征、补径排条件及水文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了罗江县红层弱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从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及保证率四方面研究了饮用水安全问题。罗江县红层区含水岩组为白垩系下统七曲寺组、白龙组和苍溪组。地下水类型有碎屑岩类风化孔隙-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及浅层层间承压水,以碎屑岩类风化孔隙-裂隙水为主。主要接受降雨及农灌水入渗补给。丘陵低山区的补给区通常在山顶、斜坡部位,通过风化裂隙,由坡顶向坡脚运移。丘陵区沟谷埋藏带地下水一般由小沟至大沟,由支沟向主沟缓慢渗流,部分以泉和渗流形式向低洼沟谷排泄。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HCO3·Cl~Ca、HCO3·Cl~Na·Ca、HCO3·SO4~Ca为主。通过单项污染指标评价,得出广富镇、白马关乡西北部、万安镇北部、鄢家镇北部及盘龙镇西南部饮用水不安全,主要为总硬度超标、硝酸盐超标、铁锰超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取得的样品水质排名并评价饮用水水水质,罗江县镇东部水质较好。同时得出污染物的贡献大小:TDS、总硬度、Cl的贡献最大,Mn、NO2-为主的非金属的贡献次之,其余主要污染物还有F、K、HCO3-、NO3-、Al、Fe、K。通过对研究区水量的计算,缺水农户一般占总户数的20-50%左右,供水量安全人口占总数的51.63%,基本安全人口占总数的29.37%,不安全人口占总数的19%,主要缺水类型为工程型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