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酶Q10(Coenzyme Q10, ubiquinone-10)又称泛醌,作为生物体内线粒体呼吸链的主要成分,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具有传递电子的作用,是维持线粒体功能产生ATP的一种关键性辅酶。除此之外,辅酶Q10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稳定生物膜、抗脂质过氧化及增强特异性免疫等功能,是一种良好的生化药物。本论文对产辅酶Q10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以及微生物产辅酶Q1o的关键酶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以异戊二烯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喀麦隆Ebolowa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能稳定产辅酶Q10的CA8菌,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Biolog的系统分析和16S rDNA同源性鉴定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确定CA8菌株为彭氏变形杆菌(Proteus penneri),命名为Proteus penneri CA8。考察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P. penneriCA8生长及辅酶Q1o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别以40g/L浓度的乳糖和酵母膏作为碳源和氮源,初始pH为8.0,500mL摇瓶的装液量为80mL,5%接种量,30℃,80rpm摇床培养36h后CA8辅酶Qlo产量可达到108.2mg/L。且该菌的产量比本实验室已有的产辅酶Q1o菌株高。并且尝试从辅酶Q1o生产菌株P. penneri CA8、Agrobacteriumtumefaciens AGL1和Methylobacterium sp. XJLW中克隆生物合成辅酶Q10的相关关键酶基因。分别根据A. tumefaciens BNQ0605的关键酶十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的基因(dps)序列和菌株A. tumefaciens str.C58的聚异戊烯焦磷酸转移酶(ubi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成功从根癌农杆菌A. tumefaciens AGL1中克隆到与这两个关键酶基因大小相似的片段。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dps编码序列与报道的A. tumefaciens BNQ0605的dps基因有77处碱基序列差别,具有93%的同源性。而克隆所得的ubiA编码序列与报道的A. tumefaciens str. C58的ubiA基因具有100%的同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