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的总体布局由以前的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甘肃省地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虽其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甘肃省产业发展重心在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里又以资源依赖型,能源耗损型工业为主,其内部结构极为单一,综合发展性较差。导致甘肃省经济增长受外界影响巨大增长不稳定。近年来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问题有逐渐严重的趋势。而因为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天灾也日益频发,如平凉肃南洪灾、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等,使全省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分析,建立符合甘肃省特殊环境的科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并搜集2003到2013年甘肃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和互动关系模型以及一元回归分析法,分析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从中发现甘肃省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关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甘肃省的现实情况,为协调好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如建设科学的价值体系,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重新设计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并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为推动甘肃省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甘肃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如推进产业生态转型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同时,为推进甘肃省构建基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提供现实参考,政府引导绿色产业构建,制定优惠政策激励绿色消费,加大绿色消费理念的推广,运用法律手段约束和保障绿色消费行为,鼓励企业大力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