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多功能喷雾机研制与试验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相当棘手的问题。目前的各种植保机械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性能低下,病虫害没有得到严格的控制,导致各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研究具有针对性的植保机械刻不容缓。目前家庭农场多样化种植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多样化,但是大型植保机械利用率低、多功能植保机械缺乏。因此,研制一种集喷杆式、隧道式、仿形式于一体的多功能自走式喷雾机同时具备三种喷雾模式的结构转换、气流辅助防飘等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设计了一种以三轮拖拉机为承载机构的三位一体多功能喷雾机。三位一体多功能喷雾机主要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喷杆式喷雾模式、隧道式喷雾模式和仿形式喷雾模式。该机通过气流辅助系统将喷头喷出的药液二次雾化形成更细的雾滴,强制吹到靶标植株,并对植株进行扰动,提高了雾滴对靶性能、穿透性和农药利用率。三位一体多功能喷雾机可以实现一机多用,提高整机周年利用率,提高农药受药量和均匀分布,减少药液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位一体多功能喷雾机整体方案的确定,包括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离心风机、液压马达、隔膜泵、伸缩褶皱输风管、液压油缸和电动推杆的选型与设计;运用Solid Works三维设计软件设计了一款三位一体多功能的喷雾机架,经过对机架关键部件平行四边形结构和喷杆机架连接件的ANSYS优化分析与田间试验,确定三位一体多功能机架能够满足在田间工作的要求;利用ADAMS软件对电动推杆进行仿真分析,确定最合适的电动推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4.0对液压油缸进行应力变形分析,确保水平运动的平稳性;利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对设计的三种喷雾模式中的风幕进行内部流场模拟,根据模拟的出风口速度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和大量的理论分析,对样机整体进行了加工试制,并进行了整机的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喷杆喷雾模式下有风时比无风时雾滴沉积量提高了13.7%,变异系数降低了12.6%;隧道式喷雾模式下有风时比无风时雾滴沉积量提高了26.5%,变异系数降低了11.7%;仿形式喷雾模式下有风时比无风时雾滴沉积量提高了32.1%,变异系数降低了24.8%,气流辅助系统效果明显;喷杆式喷雾模式下叶面药液附着率为65.6%,叶背药液附着率43.6%,隧道式喷雾模式下叶面药液附着率为52.2%,叶背药液附着率37.8%,仿形式喷雾模式下叶面药液附着率为60.5%,叶背药液附着率38.9%,样机药液附着良好;在有风条件下时雾滴的平均直径为82.6μm,在无风条件下时雾滴的平均直径为108.5μm。有风比无风时雾滴的平均直径减小了23.9%。
其他文献
<正> 一、问题的提出大部分教师对小学高年级作文采用详批细改的方法,并被认为是“对学生负责”。我认为,这种批改作文方法有两个主要弊端:一是教师劳动的高消耗与学生作文成
<正> 正交实验法是研究和处理多因素,多水平(等级)实验的一种科学方法.它采用由统计学家制成的已规格化的表——正交表〔用Lx(r~n)表示.L:正交表,x:实验次数或实验组数,n:因
目的:研究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针对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医务工作者治疗高血压用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
针对缺陷检测的需求,提出了面向危险操作的动态符号执行方法.依据所关注的缺陷类型,定义危险操作及危险操作相关路径,通过计算覆盖不同上下文中危险操作的能力,协助动态符号
本文作者在国外学习期间搜集了社区教育的大量资料,并对此作了一番认真的研究。本文是作者在译出的近四万字原文基础上改写而成的介绍国外社区教育概况、模式、理论研究、研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提出合理的护理康复措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后遗症的发生。方法:选取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检患者48例典型急性脑血
目的:研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的发展现状,提出引进及稳定全科医生的方法。方法:选取某市某医科大学2010级和2011级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某市五家三甲医院临床本科专业
质子泵抑制剂类药品(PPI)是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的关键药物。但是,随着PPI在临床上的普遍运用,其不良反应逐渐显现出来,并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PPI不良反应
<正> 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出发,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这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我校围绕“个性化教育”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试图构建一种适
<正>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生长点。学科的生长点,不仅是学科产生的源泉,而且也决定着学科发展的前途。那么,教育学的生长点在哪里呢?也就是说,教育学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