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预测的多星观测任务规划方法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loonMan_Ag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地观测卫星是人类获取地球空间信息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安全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卫星任务规划作为对地观测卫星工作流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卫星观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多星任务规划问题通常包含收益最大化、约束条件满足、规划效率等子问题,直接利用单一模型进行求解比较困难且效率不高。若将该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简单的子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子问题设计相适应的算法进行求解,有利于降低求解的难度,提升任务规划的效率。为此,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层次预测的多星观测任务规划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一,提出一种基于层次预测的多星观测任务规划框架。卫星任务规划方案包含预执行任务集合和不执行任务集合,其中预执行任务集合包含任务分配信息。受任务可调度性预测的启发,将多星任务规划问题分解为两个层次的子问题:任务可调度性预测和任务分配,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层次预测的多星观测任务规划框架。该框架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预执行的观测任务进行预测、分配,由此得到初始规划方案,最后利用启发式算法对该初始方案进行快速优化获得可行规划结果。该框架将深度学习方法与启发式算法相结合,利用卫星历史规划数据进行卫星任务规划。第二,提出一种基于Bi-GRU的卫星观测任务可调度性预测方法。为了获取卫星预执行观测任务集合,论文对观测任务进行任务可调度性预测。卫星观测任务因约束条件而与其它观测任务产生相互依赖关系。在进行任务可调度性预测时,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综合利用自身的特征信息与观测任务间的时序信息进行预测。鉴于此,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的卫星观测任务可调度性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提取前驱观测任务序列和后继观测任务序列的时序特征,利用正向与反向依赖关系预测预执行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算法的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指标上均优于以往研究模型;预测收益与标签算法收益比值接近于1:1。第三,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随机爬山的多星观测任务分配方法。为了获取最终任务规划方案,论文对任务可调度性预测结果进行任务分配预测与优化调整。任务分配预测问题相对于任务可调度性预测问题更为复杂,需要对预执行观测任务进行更为精细的预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Google时序预测模型Transformer的多星观测任务分配预测方法,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计算观测任务之间的注意力权重,经过多次计算捕获更多观测任务序列中的依赖关系。为保证规划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爬山的约束修正算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优化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不同规模的场景下收益均与CPLEX软件相当,但是用时缩减了80%以上。
其他文献
近年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DCNNs)在图像分类、语义分割和目标检测等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为了提高模型的泛化精度和质量,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规模不断加深加宽,这使得模型的训练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计算资源。现有的分布式并行加速训练方法主要有数据并行(Data Parallelism,DP)和模型并行(Model
学位
单晶硅反射镜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单晶硅表层特定原子结构(即功能序构层)直接影响单晶硅负载能力水平。目前存在功能序构层结构对负载能力影响机理不明确、精抛光过程中单晶硅表面负载能力变化较大等问题,导致其负载能力难以确定性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单晶硅功能序构层结构光学性质仿真、功能序构层引入及调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功能序构层调控的单晶硅反射镜高负载能力制造新工艺,对于实现
学位
老龄化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在我国社会的持续稳步发展中,需要对其高度重视并审慎对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G市60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2130598人,占总人口比例11.41%,而65岁及以上人口则占总人口比例7.82%。广州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但劳动人口比重下降,预计到2025年,G市常住人口将达到2150万人左右,未来五年将进入老龄化和少子化"双加速"的转折期。居家养老是当前乃至未
学位
海上目标探测和定位对于国防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沿海侦察站可对第一岛链内的目标高精度定位,但对于第一岛链外的目标需借助卫星无源定位系统进行定位。随着战争形态的转变,对无源定位系统的生存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的要求变高,侦察卫星小型化和网络化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趋势,由于小卫星的有效载荷受限且电功率较低,其只能搭载性能有限的数据采集和卫星链路通信设备,因此对星上数据采集和地面站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低采样
学位
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是遥感图像智能解译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近些年来遥感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技术在军民领域广泛的应用需求,如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高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性能并应用到现实场景中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基于模板匹配、基于统计判决等的传统方法相比,基于CNN的方法利用多层网络自主学习样本特征,
学位
战场态势是战场感知能力所实现的最终结果,反映了战场空间中兵力分布和战场环境的当前状态以及对未来战场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为指挥员作战决策和指挥提供有力的支撑。未来战争逐步趋于无人化、智能化,大规模分布式无人系统将应用于实战战场,有人、无人集群自主协同作战将逐步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之一,维护各分布式作战单元所面对相关态势信息的一致、实现对战场环境态势的全方位感知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针对分布式系统中战
学位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这一系列深度学习算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关键算法,已经在无人驾驶、智能语音、智能识别等生活场景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CNN对计算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大,且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工业生产控制,军事作战管理,医疗电子辅助等多种领域,需要功耗较低的便携设备实时性地完成相关作业,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的平台多为嵌入式移动端设备。DSP
学位
导弹武器信息化是提高武器作战性能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提高武器获取和利用目标信息的手段而提升性能。精确制导武器获取目标信息后,需要利用弹载图像处理系统对其进行实时处理来实现对目标的检测、识别和跟踪功能,进而完成对目标的精确打击,但由于对抗环境的日益复杂,图像处理任务越发繁重,导致弹载图像处理系统面临功耗大、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多核多用”的角度出发设计并行弹载图像处理系统,以提高处理系
学位
深度神经网络是高效灵活的模型,可以很好地完成,如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目标跟踪等各种任务。然而,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研究不断深入,其自身网络结构愈发复杂,造成手动网络架构设计工作越来越困难。手动网络架构设计需要人类专家大量时间、脑力成本和深厚的相关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神经网络架构搜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利用日益增强的算力水平,结合目前已有的深度神经网络研究的先验知识,对复杂
学位
数字经济是实现双循环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区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本文以城市创业活跃度为研究视角,利用2011—2018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区域“促创业”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城市创业活跃度水平。对于东部城市而言,数字经济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消费扩张效应和吸引FDI溢出效应是数字经济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