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与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Transcranial Color-Coded Sonography,TCCS)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50%),住院拟行CEA手术患者51例。采用美国GE公司的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仪、PHILIPS公司的CX50床旁仪,于术前、术中、术后6-8小时及7-10天分别行颈动脉和脑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二维图像显示管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回声性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充盈情况及狭窄部位血流性状,频谱多普勒检测血流动力学改变。脑动脉在彩色多普勒引导下显示颅底动脉环(Willis′s环)并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前及术后7-10天进行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 结果: 1.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手术结果比较,二者符合率88.23%。超声评估斑块回声性状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较高。 2.51支颈动脉狭窄处的PSV、EDV术中、术后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值均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侧MCA的PSV和PI值较术前增高,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3.术后51支血管中49支狭窄的颈动脉管腔增宽,血流通畅,2支颈动脉血栓形成;42例患侧 MCA的 PSV增高,恢复正常,7例术后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症(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 4.超声与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有较高的一致性,符合率为76.48%;超声评价斑块回声性质及溃疡、出血等不稳定斑块明显优于CTA。 结论: 血管超声在术前能够较准确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了解斑块的回声特性及稳定性,评估大脑血供和侧支血管,预测术中转流管的应用;术中对颈、脑动脉监测,降低手术过程中并发症的出现;术后及时复查,可以准确评价CEA手术效果,减少围手术期脑卒中及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提高CEA成功率有重要意义。因此血管超声可以作为CEA术前筛查、术中监测、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