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优化了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量,探讨了高效氯氰菊酯在室内模拟土壤环境中的降解情况,比较了不同土壤含水量、高效氯氰菊酯起始浓度、土壤类型对室内模拟土壤中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优化了土壤和甘蓝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GC-ECD测定。甘蓝和土壤中高效氯氰菊酯添加浓度在0.01~1.0 mg/kg范围内,甘蓝样品中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8.89~103.58%,变异系数为4.02~5.47%;土壤中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2.92~94.67%,变异系数为4.17~5.79%。甘蓝植株和土壤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07 mg/kg,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和灵敏度均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2007~2008年在安徽、北京、湖南三地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和土壤中的田间消解动态较好地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安徽试验点2007年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上消解动态方程为C=7.0776e-0.197t,半衰期为3.52 d,2008年为C=4.9264e-0.2541t,半衰期为2.73 d;北京试验点2008年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上消解动态方程为C=4.4751e-0.2233t,半衰期为3.1 d;湖南试验点2007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上消解动态方程为C=3.6171e-0.0949t,半衰期为7.3 d,2008年为C=4.2229e-0.2477t,半衰期为2.8 d。2007~2008年安徽试验点高效氯氰菊酯在土壤中消解半衰期为9.71~11d;2008年北京试验点土壤中高氯消解半衰期为12.07d;2007~2008年湖南试验点高效氯氰菊酯在土壤中消解半衰期为7.81~10.73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以44.1 g a.I./hm2 (推荐剂量)于甘蓝结球期施药1次或2次,距最后一次施药3、5、7、14 d,甘蓝和土壤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最终残留量均小于2.0mg/kg。
不同土壤含水量研究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加快,土壤含水量达到80%时,高效氯氰菊酯在土壤中降解率达到最大(24.2%);不同起始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高效氯氰菊酯在灭菌与非灭菌安徽黄褐土中的降解速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非灭菌与灭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0.01 d、123.75d;高效氯氰菊酯在3种土壤中降解速率大小依次为:湖南红壤>安徽黄褐土>北京潮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