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的严重疾病,病原体侵袭呼吸系统时,人体会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抑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炎症反应来对抗病原微生物。研究表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可以反映和预测肺炎的严重程度。纤维支气管镜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与气道直接接触和对气道粘膜的损伤,纤支镜检操作也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由于患儿的不能配合及气道相对成人狭窄等原因,儿童的纤支镜检术往往需要一定深度的全身麻醉和呼吸管理。全麻药物在抑制纤支镜检术所致应激反应的同时,也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目前不同麻醉药物对接受纤支镜检术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体内炎性因子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拟评价丙泊酚和七氟烷对儿童围纤支镜检期的应激反应、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肺炎临床疗效的影响,从而为此类患儿选择适宜的全麻药物提供参考。第一部分丙泊酚和七氟烷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纤支镜检术应激反应的影响目的:评价丙泊酚和七氟烷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纤支镜检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拟行纤支镜检术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50例,ASA分级II或III级,随机将患儿分为2组(n=25):P(Propofol)组患儿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静脉注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S(Sevoflurane)组患儿吸入七氟烷及静脉注射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0)、镜检开始后10 min(T1)和镜检后4h(T2)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周血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浓度。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各指标和手术时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镜检开始后10 min降低(P<0.05),在镜检后4 h恢复至镜检前水平,二者在两组间各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应激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在T1和T2时降低(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丙泊酚或吸入七氟烷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行纤支镜检术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第二部分丙泊酚和七氟烷对行纤支镜检术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肺炎临床疗效的影响目的:评价丙泊酚和七氟烷对行纤支镜检术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肺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拟行纤支镜检术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5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将患儿分为2组(n=25):P(propofol)组患儿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静脉注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S(sevoflurane)组患儿吸入七氟烷及静脉注射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0)、镜检开始后10min(T1)、镜检后4h(T2)、镜检后Id(T3)、镜检后4d(T4)和镜检后7d(T5)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周血血清IL-6、IL-10和TNF-α的浓度。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各指标和手术时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在镜检结束后逐渐降低。S组血清IL-6水平在镜检后 4 h 和 1 d 显著小于 P 组(61.3±11.9 VS 82.6±19.7 pg/ml,52.8±9.7 VS 75.4±13.6 pg/ml,P<0.05)。S组血清IL-10水平在镜检后1 d显著小于P组(7.2±2.1 VS 9.5±2.4 pg/ml,P<0.05)。两组患儿血清 TNF-α水平在镜检后 4 d和7 d均较镜检前降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体温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部X线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S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丙泊酚相比,七氟烷降低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纤支镜检术后血清IL-6和IL-10水平,减少了咳嗽恢复时间。因此,七氟烷更加有利于行纤支镜检术肺炎患儿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