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希望。但正处于初显成人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并不完全成熟,他们面对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与心理问题不是单独依靠传统教育就可以解决。有些大学生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的环境与经历影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认知问题、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如果自身不能及时有效的调节,将会不利于大学生个人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培养亲社会行为无论对于个人成长还是对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具有使行为人更容易融入社会的重要功能。在本实践研究中,笔者以长春A大学一名接受笔者社工服务的大学生为个案工作案例,采用认知行为理论、人在情境中理论对本研究中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成长环境进行分析。运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和文献分析法进行实际操作,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本案,通过培养案主的亲社会行为,解决案主的不良认知、心理问题与暴力行为,通过本次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个案研究为大学生教育提供一些对传统教育补充实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