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鲁中砂石山退化山地不同混交造林模式的林分蓄水保土效益,选择适宜砂石山退化山地的混交造林模式,为山东省乃至整个华北的砂石山退化山地混交林的营造及恢复提供借鉴意义。本研究以莱芜市雪野镇通天河小流域营造的3种混交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对乔灌、针阔、阔阔3种混交林的枯落物蓄积量、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水文效应、林下草本植物生物量、土壤渗透速率、土壤侵蚀量、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混交林的蓄水保土效益进行量化分析和定量评价,筛选出生长效果好、改良效果突出的林分,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和结论:(1)对砂石山退化山地山坡上部6种不同林分类型乔灌混交林的枯落物层蓄积量、林下草本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水文效应、土壤渗透速率、土壤侵蚀量、土壤养分含量、蓄水保土效益的研究表明:6种乔灌混交林的林下草本植物生物量以黑松紫穗槐混交林的最大,黄栌紫穗槐混交林的最小。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水文效应和土壤渗透速率以刺槐紫穗槐混交林、黄栌紫穗槐混交林的较好,刺槐连翘混交林、黄栌连翘混交林、黑松紫穗槐混交林次之,而黑松连翘混交林改良效果相对较差。不同林分类型与对照相比减少的土壤侵蚀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刺槐紫穗槐混交林值最大,以刺槐紫穗槐混交林值最大,为16.25t·hm-2·a-1;黑松连翘混交林值最小,为12.61t·hm-2·a-1。乔灌混交林不同林分类型的蓄水保土效益存在显著差异,就改善蓄水保土效益效果而言,以刺槐紫穗槐混交林、黄栌紫穗槐混交林较好,刺槐连翘混交林、黄栌连翘混交林、黑松紫穗槐混交林次之,黑松连翘混交林较差。(2)对砂石山退化山地山坡中上部6种不同林分类型针阔混交林枯落物层蓄积量、林下草本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水文效应、土壤渗透速率、土壤侵蚀量、土壤养分含量、蓄水保土效益的研究表明:6种针阔混交林的土壤枯落物蓄积量、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水文效应、土壤渗透性能、土壤养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以黑松刺槐混交林、黑松黄栌混交林、黑松麻栎混交林改良效果较好,黑松臭椿混交林与黑松五角枫混交林效果次之,黑松黄连木混交林效果相对较差。而林下草本植物的盖度和生物量以黑松黄连木混交林的较大,黑松麻栎混交林的最小。针阔混交林不同林分类型与对照相比减少的土壤侵蚀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黑松刺槐混交林最大为16.81t·hm-2·a-1,黑松黄连木混交林为14.36t·hm-2·a-1。针阔混交林不同林分类型的蓄水保土效益以黑松刺槐混交林、黑松黄栌混交林与黑松麻栎混交林对蓄水保土效益改善效果较好,黑松臭椿混交林与黑松五角枫混交林次之,黑松黄连木混交林较差。(3)对砂石山退化山地山坡中部8种不同林分类型阔阔混交林枯落物层蓄积量、林下草本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水文效应、土壤渗透速率、土壤侵蚀量、土壤养分含量、蓄水保土效益的研究表明:不同林分类型混交林的枯落物蓄积量差异显著,8种林分类型枯落物蓄积量排序为:刺槐麻栎混交林>麻栎五角枫混交林>刺槐黄栌混交林>刺槐五角枫混交林>五角枫黄栌混交林>刺槐黄连木混交林>麻栎黄连木混交林>五角枫黄连木混交林。对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水文效应和土壤渗透性能的改良效果以刺槐麻栎混交林、刺槐黄栌混交林较好,麻栎五角枫混交林、刺槐五角枫混交林、五角枫黄栌混交林、刺槐黄连木混交林次之,麻栎黄连木混交林与五角枫黄连木混交林较差。阔阔混交林不同林分类型与对照相比减少的土壤侵蚀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刺槐麻栎混交林混交林最大为15.10t·hm-2·a-1,五角枫黄连木混交林最小为12.62t·hm-2·a-1。阔阔混交林不同林分类型的改良蓄水保土效益以刺槐麻栎混交林与刺槐黄栌混交林对蓄水保土效益效果最显著,刺槐五角枫混交林、麻栎五角枫混交林、五角枫黄栌混交林与刺槐黄连木混交林居中,麻栎黄连木混交林与五角枫黄连木混交林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