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依托“博格达山北缘二叠系-中生界沉积特征及储层发育机理研究”项目,在前人对博格达山及其周缘地区二叠系-侏罗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实地勘察以及室内资料分析,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了博格达山周缘二叠系-侏罗系地层层序发育特征、沉积相特征及沉积体系展布特征,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受大规模构造活动控制,博格达山及周缘地区区域构造体制发生重大转变,博格达山前构造活动剧烈,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系统的活动性进一步增强。博格达山在二叠系-侏罗系共经历三期构造隆升,隆升时间分别为中二叠统晚期、上三叠统晚期及上侏罗统晚期。(2)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建立了博格达山及其周缘地区二叠系-侏罗系进行区域层序地层。与大规模的区域构造活动事件及博格达山隆升时期相匹配,识别出四个一级层序界面,划分三个一级层序。在一级层序演化过程中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控制的基准面变化特征的控制下,识别出八个二级层序界面,划分七个二级层序。综合构造活动、古气候和沉积环境演化,在一级及二级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之上,以岩性及沉积相的突变特征作为划分依据,识别出十六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十五个三次层序。(3)结合邻区沉积相研究资料,综合野外露头沉积地层岩性及古生物特征,将博格达山及其周缘地区二叠系-侏罗系地层划分为海相、过渡相及陆相三种沉积环境,共划分出普遍发育的滨浅海相、浅海陆架相、浊积扇、潮坪亚相、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曲流河三角洲相、河流相及半深湖亚相等十种沉积相类型,其中下二叠统主要发育海相沉积环境,中二叠统早期主要发育过渡相沉积环境,中二叠统晚期-侏罗统则主要发育陆相沉积环境。(4)采用“点-线-面-体”的研究思路,结合博格达山隆升,盆地构造、盆地类型和演化研究,明确了博格达山及其周缘地区沉积充填过程。受博格达裂陷海槽影响,早二叠世,博格达山及其周缘地区以海相沉积为主,中二叠世早期,海槽完全闭合,发育潮坪亚相,后期残留海盆水体进一步变浅,发育正常曲流河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中二叠世后期,湖盆水体加大,发育大面积的半深湖-滨浅湖沉积,烃源岩广泛发育。中二叠世末期,博格达山第一次大规模隆升,整体发育冲积扇及冲积平原沉积,三叠世,博格达山低缓隆起,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滨浅湖相沉积。晚三叠世末期,博格达山第二次隆升,供源能力增强,早中侏罗世初期主要发育冲积扇及冲积平原沉积,后期博格达山隆升作用基本停止,总体发育辫状河-滨浅湖沉积。中侏罗世晚期,博格达山开始初步隆升,辫状河三角洲相开始发育,晚侏罗世晚期,博格达山隆升达到顶峰,广泛发育冲积扇相及扇三角洲相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