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CVE系统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发展的三维显示技术和高性能网络,使协同虚拟环境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协同虚拟环境进行交互合作。几年来无线通讯高速发展,多功能,高性能的移动设备不断涌现,人们采用的计算平台也不再仅仅局限于PC平台。人们不再仅仅在办公室中办公,通过移动通讯和笔记本,PDA等,人们的工作环境已经扩展到了随时随地都可能和可能需要和其他人进行协同工作的地步。同时移动设备硬件性能的提高和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客观上也使得移动设备已经具备了进行较复杂的协同工作的可能性,因此CVE系统本身也开始阳移动用户发展。但是目前的CVE系统的构架大部分还都是基于PC用户的,由于移动用户固有的界面,硬件,网络异构性,使得移动用户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交互。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异构CVE系统的框架,通过实现数据独立性和设备独立性,使移动用户具备了和PC用户进行复杂协同工作的可能性。 目前协同虚拟环境中的计算平台一般都是PC平台,因此传统的信息过滤中的动态过滤率调整,主要是根据用户的地域密集性的变化进行动态调度,没有考虑不同用户的硬件异构和网络异构对信息过滤的影响,因此如果采用传统的算法,就会造成系统必须以参加的用户中性能比较差的节点为标准,从而使其他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移动用户往往在协同工作中扮演着和PC用户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造成了用户需要感知的范围,用户的操作类型的不同,这造成了移动用户完成任务需要的信息量和信息类型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这些异构性进行动态的调整,使得每个节点都能够充分发挥性能优势。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用户角色的动态信息过滤技术。在基于用户角色的动态信息过滤技术中,我们首先对根据用户的角色建立性能的评价体系,当系统运行时,首先通过约束条件集合,将评价体系中涉及的不同性能组成的性能空间约束在一个子空间内,在该子空间内的性能变动将使系统的各种关键性能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不会造成由于过分提成某方面性能使其他性能下降以致无法完成协同任务的情况发生,在此基础上通过性能的评价体系和用户的资源分配策略,动态调整用户AOI的大小和不同信息类型的信息过滤率。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异构CVE系统中,由于移动平台的限制以及本地响应时间和一致性控制之间的矛盾导致一些传统的一致性控制策略,无法在异构平台实现。目前大部分的一致性控制算法都是采用牺牲本地响应时间来获取高一致性。但是本地响应时间是和网络延迟线性相关的,在移动网络中,移动网络的高延迟将使得本地响应时间大大增加,使得用户之间完成协同任务非常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了通过对操作进行矢量化处理,将大部分操作转化为传输用户状态改变量,使多个用户对同一个物体的并发操作可以进行操作效果的矢量合成,从而使得虚拟场景中的物体状态能够保持结果一致性。由于传输的是用户的状态改变量,不是物体的整个状态,所以传输信息量可以大大降低,提供了多人同时操作一个物体的支持,并且大大减小了平均本地响应时间,同时消除了大部分由于操作次序不同产生的不一致。关键字:协同虚拟环境,一致性,信息过滤,异构协作乡
其他文献
本文对移动IPv6网络中如何实现端到端的QoS进行了研究。在综合了区分服务与MPLS技术优点的基础上,为移动IPv6网络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服务质量模型,该模型基于移动IPv6协议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合一的趋势已经形成,其结果必然就是将计算机
在一个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大多数活动都属于流程活动,比如生产过程,各种各样的应用格式,文件签名或批准,定单或运输事务,开支应用和支付等等。‘工作流’是指由一个工作组内的
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在给人们带来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便利和效率的同时,也引出了诸如网络犯罪、系统攻击和破坏、电脑病毒等新
  本文在分析了现有入侵检测技术基础上,主要对Linux下基于系统调用序列的服务程序异常检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建立程序的正常调用序列模式库,在此基础上实现
  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全的电子商务协议是确保电子商务活动可靠开展的基础,而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逻辑则是检验协议是
本文首先介绍了纹理合成技术的发展,全面分析了目前纹理合成领域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了纹理合成技术,并对各种方法的纹理合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合成质量的角度对现有基
互联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但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新的网络业务大量涌现,使得传统面向业务的网络体系架构难以适应互联网发展需要,以构件化
网络配置管理是网络管理系统的一个功能域,它负责监控和管理整个网络的配置状态,提供数据、拓扑自动发现、通讯等服务,是其它各管理功能的基础。本文在NGOSS思想指导下,采用W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的服务质量(QoS)保证成为当前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主动队列管理和区分服务网的流量控制策略都是IPQoS的重要内容。 本文首先从理论和模拟实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