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水循环要素的海河流域干旱演变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严重且造成损失巨大的自然灾害之一。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全球气候的变暖,干旱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尤其是极端干旱事件。海河流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与影响非常大。目前干旱评价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大多考虑因子过于单一,不能综合反映干旱的实际情况。而对干旱的研究实际是对水循环中各种存在形式动态变化的研究。帕默尔干旱指数相对其他气象干旱指数较能全面反映水循环过程,但是参数的计算基于一定的规则和假设,因此本文在帕默尔综合干旱指数框架下建立基于关键水循环要素的干旱指数,并对海河流域干旱演变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关键水循环要素,采用实测径流、土壤水分交换量采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发布的土壤有效含水量再分析数据、实际蒸散量采用水量平衡原理进行求得,在帕默尔干旱指数的框架下建立了基于关键水循环要素的干旱指标。并分别对典型干旱年(1968年6月)和典型区域(第261个研究区和海河流域)为例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2)综合参考《海河流域水旱灾害》和《河北省水旱灾害》,对本文建立的干旱指数模拟的海河流域1961~2000年历年逐月干旱程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典型旱灾年1965、1968、1972、1975、1980~1984和1989年都能很好的吻合,并从降水量和温度两个角度对模拟出的1976年5月份干旱较明显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验证得到的结果较合理。进一步选取年代典型旱灾年—1965、1972和1989年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模拟值进行对比,均得到很好的验证。(3)基于本文建立的干旱指数对海河流域干旱时空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海河流域极端干旱呈显著上升趋势;12个月中5月至9月是海河流域抗旱的关键时期,期间不但易发生干旱,且干旱程度大、波及范围广,也是极端干旱发生的高峰期,而其中的7月份和8月份更是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着重对海河流域干旱易发期5月~9月进行空间演变规律分析,其中干旱易发区是海河北系中东部,其次是滦河及冀东沿海流域以及海河南系中部区域;极端干旱易发区是山西省忻州和河北省张家口,北京也应引起高度重视。(4)基于以上结果,本文从完善行政管理体系、开发水源和节约用水三方面提出详细、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建议,为海河流域相关部门积极抗旱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草地早熟禾常见的腐霉枯萎病、褐斑病、镰刀菌枯霉病、币斑病、全蚀病、叶斑病、钱斑病、雪腐病、炭疽病、黑粉病等病害的诊断与防治.为避免病害对草坪造成重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利用基因工程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一直倍受人们关注。小麦的遗传转化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以Alondra为材料,用直径0.6μm、1μm的金粉作为包裹介质,以直径小于0.5mm、1mm、大于1.5mm的幼胚作受体材料,1-7mg/L浓度的Basta筛选培养,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再生休系和基因枪转化体系。赖氨酸为人体必须氨基酸,小麦中赖氨酸含量较匮乏,因此降低了小麦的营养品质。
种间杂交在植物基因组进化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育种方法。McClintock(1984)曾预言,物种间的远缘杂交对基因组来说是一种冲击,随之而来的基因组中一些转座元件会被激活,从而对这一冲击发生应答并会引起基因组的重建。然而目前为止,能直接反映种间杂交与转座子激活和甲基化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报道甚少。mPing是近些年来在水稻基因组中被分离出来的一种活跃的MITE类转座
随着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的重心向西南高山峡谷地区转移,一批具有超载能力强、体积小、抗震性能好、坝体混凝土工程较省等特点的高拱坝正在或即将建设,而某些高拱坝如溪洛渡大坝已
学位
对于位于干、支流交汇处支流上的水闸,不仅受到支流洪水的直接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干流洪水顶托作用。在实际的水闸设计中,往往只是选取部分洪水组合进行防洪设计水位的计算,没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