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本作为文学作品流传的一种重要载体,它不仅仅是提供阅读的作品集,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明代是选本发展的繁盛期,而杨慎作为明代著名才子,他曾先后编选诗词选本数十种,其评选的范围,从先秦至明代,几乎历朝历代皆有所涉及。绪论部分对“选本”的概念以及本文所研究的杨慎所著选本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第一章是对杨慎所编诗词选本总体情况的概述。经过明人的多次著录和刊刻,杨慎大部分的选本著述都得以有效的保存和广泛流传。据笔者统计,杨慎编选的选本尚流传于世的有诗选十九种,词选二种。本章第二节着重对存世选本的版本、体例以及选录情况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论述。第二章探讨了杨慎诗词选本产生的历史背景。明代文坛流派迭相交替,或尊汉魏,或宗盛唐,或举六朝,论争十分激烈。随着文学复古思潮的演进,明代选本的编选也达到了选本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杨慎能在选本创作上取得如此多的成果,究其原因,除了受到明代选评之风的浸染外,其渊博的学识和谪戍云南的闲暇时光是他能够从事大量选本编选工作的根本原因和重要基础。第三、四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论述了杨慎选诗、选词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标准。通过对选本的研读,发现杨慎选诗十分精省,而且对绝句的搜讨最勤。他选诗的范围也极广,做到了兼收并蓄,代代有诗。此外,考镜源流,重视辨体也是其诗歌选本的一大特征。而在词选方面,杨慎选的词主要是《草堂诗馀》之未收者,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补《草堂》之遗,也是想为填词者提供新的范例。值得注意的是,杨慎将六朝乐府也纳入了词选,通过追溯词源的选词方式,在客观上达到了推尊词体的目的。第五章分析了杨慎所选诸本对明代其他选集的影响。笔者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选本进行举例论述,其影响主要表现在:让六朝诗歌重新进入了明代选家的视野,为后世选家选诗取材提供了新的范例;扩大了选词范围,推进了明代后期的诸多词选集的编选向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