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写理论看《中国文学》对鲁迅形象的重构与改写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rong1988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日益高涨。尤其在2012年,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之后,如何将中国几千年来积淀的厚重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能够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成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热议和思考的话题。正所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果能对中国对外传播史做出梳理,并分析其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史为鉴,这无疑会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诸多借鉴,使中国文化更积极有效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中国文学》对鲁迅的对外译介为例,以勒弗费尔的改写理论为理论依托,梳理新中国成立后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30多年间官方主流的鲁迅译介史,并将翻译活动放在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试图从历时的角度分析文本外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产生的影响,并找出中国对外翻译的译介和改写模式。本文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介绍本文的理论框架,并对改写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做出分析;第三章为本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分别总结国内外对《中国文学》以及鲁迅译介情况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最重要的两个部分,第四章首先分析《中国文学》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经典化译介模式,并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总结《中国文学》对鲁迅作品译介的特点,然后针对各个时期《中国文学》塑造的鲁迅及其作品形象进行进一步深入考察;第五章从对文本的改写以及文本之外的改写两个方面,分析鲁迅及其作品是如何受到文本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以及《中国文学》在对外译介中的翻译和改写模式。第六章总结全文,指出本文的研究发现和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以《中国文学》为例的官方对外译介活动是以源语为中心的翻译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源语文化系统内的各因素,如意识形态、赞助人,专业人士以及诗学等的影响。改写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翻译加改写也是对外译介中的一种译介模式。改写可以分为对文本本身(即语言层面上的改写),以及文本之外的改写。但是在本研究中的事例中,文本之外的改写对文本形象的树立和其对外译介的影响要超过对文本本身的改写,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文本外的文化因素在翻译和改写过程中施加的影响不容忽视,从而也有力地论证了“文化转向”和勒弗费尔的改写理论。
其他文献
在对企业自身竞争力要求日益提高、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依托企业自身物流的运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步伐。第三方物流的诞生,确实在本质上帮助企业解
政治动员是现代政党的重要功能,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政治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动员在获取民意支持,凝聚社会人财物资源,推动政治决策执行
人民体质的强弱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强弱。中学是他们生长发育最快,施加影响因素最重要的阶段,因此本文着眼于中学生的体质状况。同时青岛
<正>近年来,随着农行股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农行管理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县市支行业务将全部划归"三农"事业部,实行单独核算管理。为适应这一变革,加快经营转型,全面提升县域支
期刊
网络广播在当下,早已成为广播媒体的必然发展趋势,是在一定时期下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广播媒体在如今进入网络时代后的一种新形势的探索。如今随着移动网络技术
<正>莱钢建于1970年,现有36个二级单位,2500多个班组,职工39000人。从1985年以来,我们把班组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常抓不懈,促进了班组建设工作的逐步完善和不断提高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国际化的现实背景表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金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对我国来说,人民币走出国门得到世界的认可也成为主要任务之一。建立离岸市场作为发展人民币国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评价是有效改进教学,使科学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
宦官专权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的特殊现象,是原始宗法关系及观念与君主专制集权政治结合的产物。纵观我国古代诸朝,明代宦官专权之势最盛,随之而来的政治腐败和法制衰微也达到了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