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骨性Ⅲ类偏颌畸形颅面硬组织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nem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锥体束CT(CBCT)技术研究骨性Ⅲ类下颌偏斜患者的颅面硬组织结构,探索不对称发生的部位与程度。  方法:骨性Ⅲ类错成人伴下颌偏斜患者34例作为偏斜组,不伴偏斜31例作为非偏斜组,采用CBCT扫描,对颅面硬组织22个标志点的不对称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22个标志点分别位于六个分区:上颌骨区、下颌升支区、下颌体区、颧骨颧弓区、颞骨区、鼻骨区。  结果:  1.两组颏下点、上下颌磨牙及牙槽嵴点、下颌切牙及牙槽嵴点、下颌角点、喙突点的不对称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偏斜组大于非偏斜组。  2.下颌切牙及牙槽嵴点、下颌磨牙牙槽嵴点与颏下点偏移呈中度正相关;上颌磨牙及牙槽嵴点、下颌磨牙点、喙突点、上颌切牙点与颏下点偏移呈弱的正相关性。  3.在31例非偏斜者中,有9例发生了颌骨的区域性不对称,其中仅上颌骨、仅下颌体、仅下颌支不对称者各3例,均占9.68%;34例偏斜患者样本中有10例(29.41%)患者发生了上下颌骨的不对称,其余24例(70.59%)为仅下颌骨的不对称。  结论:  1.与骨性Ⅲ类非偏斜者相比,偏斜患者存在下颌体、下颌升支、上颌牙槽部位的不对称。  2.骨性Ⅲ类偏斜患者,下颌部位表现为骨性的不对称,上颌部位表现为牙及牙槽的代偿,下颌骨的不对称生长导致上颌骨发生继发性不对称。  3.骨性Ⅲ类偏斜者颅底、颞骨、颧骨、鼻骨相关标志点的不对称性与骨性Ⅲ类非偏斜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Ⅱ类骨面型前牙深覆盖患者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探讨Ⅱ类骨面型前牙深覆盖患者在牙齿的位置、牙槽骨形态等特征方面的异常,并测量矫治前后牙和牙槽特征指标的变
目的:纯镁骨钉经微弧氧化-硅烷偶联及加载杜仲提取物绿原酸后,以期增强在动物体内的早期骨结合能力及调控降解速率。  方法:首先将纯镁骨钉置于以硅酸盐为电解液的点解池中微
目的:人体颌面部骨骼形态不规则,结构复杂,且与颅底骨质重叠,这些原因导致颌骨易在运动、交通事故等过程中受到撞击而出现严重移位骨折,因此,各种辅助检查手段的临床应用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