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海洋环境中,异养细菌丰度和多样性都很高,它们作为微食物环的一员,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全球海洋的尺度上,异养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已经得到很好的认识,并且评估了其作为一个整体在海洋碳循环中的贡献。然而,异养细菌的生理多样性极为丰富,利用碳的能力也有很大差别,现有的研究并没有将异养细菌类群进行分类并探讨其对碳循环的贡献。本论文在此背景下,首次在中国近岸、河口与近海海域以及亚北极海区(白令海),利用不依赖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一类在海洋碳循环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严格化能异养细菌类群——Cytophaga-Flavobacteria(噬纤维菌-黄杆菌类群,简称CF)的多样性。目前对海洋环境中CF类群的研究极大地受到了引物的限制,我们利用RDP数据库中的已有CF类群的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序列多重比对和保守性区域分析,设计得到一套新的CF类群特异的16S rRNA基因引物序列CF315-F和CF967-R,并使用新的引物评估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该引物理论上可以扩增出RDP数据库现有CF类群69个属中的67个;同时与已有的CF类群引物和探针相比,与CF类群两个主要纲的序列匹配数目都大幅度增加,对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的匹配度从3.8%提高到95.6%,对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a)的匹配从44.1%提高到89.6%。同时,对自然海域样品的分析结果也表明了该引物对在PCR扩增中的高度可靠性和对海洋CF类群的高特异性。本文使用这对新的CF类群特异引物构建了六个环境样品的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共调查了长江口河口中心区域(YRE-D站位)、长江口近岸(YRE-Q站位)、东海(2002年ECS-R站位、2003年ECS-P站位)、珠江口(PRE-S站位)以及白令海(BS-E站位)的CF类群的多样性。ECS-P、YRE-D和YRE-Q三个站位克隆文库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RFLP分析再测序,ECS-R、PRE-S和BS-E三个站位克隆文库则直接测序分析。本论文总共分析了314个克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