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碾压混凝土联合筑坝结构变形协调与工作性态预测分析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为混凝土筑坝工艺的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一种新型筑坝技术,联合筑坝采用大体积高掺量粉煤灰的常态混凝土与碾压混凝土共同筑坝,能够充分发挥碾压混凝土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环保适应性强等特点,未来将成为缓解进度压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有必要在工程实践经验基础上,对常态-碾压混凝土联合筑坝材料、结构设计以及安全运行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依托,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与工程实践,对材料层面常态-碾压混凝土细观变形协调特性与结构层面上坝体变形安全预测、温度特性演化规律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
  (1)以联合筑坝工程不同部位混凝土力学性能数据为驱动,建立了联合筑坝形式下水工混凝土力学性能智能预测模型(包括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弹性模量、极限拉伸值以及干缩变形率)。通过对比分析四类数据挖掘算法的预测效果,根据K折交叉验证指标评价了四类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与鲁棒性,并对比了行业内已有研究成果经验与智能预测模型得到的成分重要性,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为联合筑坝混凝土设计提供快速准确的方法和手段。
  (2)先后从“材料”和“结构”角度出发,结合“变形协调”的理念,开展了联合筑坝材料复合试件细观应力和不同分区、分缝的联合筑坝结构动力变形特性仿真分析。通过智能预测模型得到粉煤灰掺量为20%-50%的大坝常态混凝土力学性能,采用非均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常态-碾压混凝土复合试件的细观强度特性与温度应力特性,评价了粉煤灰掺量对联合筑坝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开展了模态分析和动力工况下弹塑性分析,从变形协调的角度评价了六种分缝、分区结构方案,进而确定联合筑坝结构的优化方向,得到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上述仿真分析结果为联合筑坝材料与结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3)考虑到联合筑坝材料温升特性差异,拓展了标准克里金的假设条件,提出了倾斜克里金插值法,并采用混沌萤火虫算法对倾斜参数强化寻优,提出了多模块、高精度的联合筑坝温度场重构预测方法。对比分析了倾斜克里金法、标准克里金法、一次反距离加权法以及二次反距离加权法四种插值方法温度场重构效果,结果表明倾斜克里金插值方法精度最高,在六组试验12个验证点中预测温度差值均不超过1.11℃,误差范围最小并且预测结果更加稳定。
  (4)针对时序预测模型的交互障碍、寻参复杂与优化不足等问题,以加法模型为基础重构各时序分解项作为模型底层,提出了一种耦合自动预测算法与专业知识的交互式变形预测模型。通过配置必要的直观参数实现交互式建模,同时简化参数寻优过程,并对原始数据噪声进行参数化清洗,根据仿真结果甄选模型参数缺省值进行自动预测,借助可视化展示及评价指标反馈进行精准微调以提高模型适配性,实现设计工况、科学预报等专业知识与预测模型的高度融合,进而完成高质量大坝变形预测分析。
其他文献
基于过硫酸盐和H2O2的高级氧化技术因为处理效率高、周期短、适用范围广,已逐渐发展为处理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主流方法之一。论文研发了多种高性能非均相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和H2O2以产生不同的活性氧物种,构建成为五种高级氧化体系,用于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降解。重点考察并对比了各体系的降解效能,使用自由基淬灭剂识别了活性氧物种种类,阐明了催化反应机制,优化了反应条件,并结合XRD、SEM、TEM、XPS、
学位
随着我国川藏铁路、“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部署,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心逐渐向我国西部深埋山岭地区转移。然而,西部深埋山岭软弱围岩地区隧道工程修建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由于高地应力带来的严重隧道大变形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前提是需要对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力学特性的准确认识,以及在隧道设计分析中充分考虑高地应力对软岩力学特性的影响。然而,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相关计算分析中通常忽略了围压对软
学位
随着我国的交通建设和能源开发不断发展,特别是西部山区在建或即将修建的高铁、公路以及水利工程都避绕不开无数大小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以及大变形区域。在高地应力地区进行地下工程建设,如何提高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是当前工程界面临的一大关键难点。尤其是应力波在高地应力作用下节理岩体中的反射、透射引起的应力波衰减问题至今未能得到很好解决。这不仅使得节理岩体中应力波传播与衰减规律不明晰,而且也造成隧道超前地
学位
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使石油开采、储存、运输等生产过程及泄漏事故造成的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石油污染物不仅造成土壤破坏和废毁,还能通过食物链直接危害人类。生物修复因具有比物化修复法更经济、彻底、对环境友好等优势正成为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主流手段。但生物修复仍存在自然降解效果差、修复周期长、难以修复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等缺点。一些研究通过添加外源菌剂、表面活性剂、人工通风等措施强化生物修复,但成本过高。此外,
学位
随着高速铁路隧道的快速建设,各种隧道病害不断地出现在运营隧道中,隧道运营服务周期已经逐步进入维修与养护的阶段,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山区,高隧线比的高速铁路线路也将越来越多,隧道工程的维护量也将呈现爆炸式增长。本文以高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快速检测、维修及养护的需求为研究背景,提出将车载瞬变电磁法应用于隧道结构内部病害的检测上,以满足高铁隧道结构病害快速检测的发展需求。通过资料调研、理论分析、数值仿真与室内
学位
生态资产评估是当前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和焦点。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生态资产评估理论和方法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对生态资产概念界定,生态资产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能够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涵盖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其价值包括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于RS和GIS技术,综合生态系统类型、质量状况的时空差异分析,利用LandsatRS影像区分地表覆盖类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使得建筑能耗越来越大。在现阶段,大多数的居住建筑不仅能耗高,而且建筑舒适性差,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求。因此,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唐山市某既有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首先调研小区改造前的现状情况、改造需求等,并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当地能源优势,以及住户家庭情况和改造意向,运用实地调
学位
玛纳斯县地处新疆腹地,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业产值是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玛纳斯县单项节水技术已经非常先进,灌溉水平疆内领先,单靠灌溉技术的革新来发展节水农业的空间有限,急需从种植结构的角度出发探索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本文针对玛纳斯县种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对农业用水种植结构分析的基础
学位
露天散货堆场在风场作用下容易形成风蚀起尘现象,导致大范围的空气污染。作为一种新型的防风抑尘措施,防风网可以有效降低风速、抑制颗粒起扬。由于防风网复杂的开孔结构,在数值模拟研究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划分贴体网格,给工程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防风网掩护效果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有必要对其网后颗粒运动、减风特性做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通过UDF定义宏开发了能在商业软件FLUENT中准确模拟非定常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