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展示方式和空间设计就成为了新的课题,如何从理论到实践解决和处理无形文化的展示形式,如何将非物质文化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如何处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动态陈列与静态陈列,实物陈列与场景陈列,室内陈列与室外陈列等一系列展示环节。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充分的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形式研究选题和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其次,经过调查研究,对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究的发展现状和经验进行罗列,提出不足,存在问题,予以解决。第二章总体上是为了第四章做铺垫,主要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的理论依据。第四章属于核心部分,篇幅比较大,运用了七节来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形式的前提条件,实现的可能和注意的问题。首先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的特点,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意境着手,情感寄托的手法创作营造场景。其次从视觉理论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形式在视觉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的划分,动静处理,物化展示,非语言表达,结合人体工程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的研究。再次,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与设计,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的心理和生理的情感表达。本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形式的提出,初步探索和理解,寻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对展示空间发展为目的的设计考量,多层次的论证和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首先,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静态陈列与动态陈列相结合,实物陈列与场景模拟相结合,室内陈列与室外陈列相结合。其次,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设计艺术与文化相结合,形式上要有独特性,地域性等特点。另一方面,不要脱离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要追求人性化展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