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外交访问中日本媒体涉华报道框架分析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entS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来往有着悠长的历史。中日两国的媒体也是各自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尤其是在对外交访问的报道层面,日本媒体往往会进行一定规律框架逻辑的报道。2018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国,结束了过去七年日本首相未曾到访中国的历史,而中日关系也随着安倍首相的到来有所改善,步入正轨。日本媒体纷纷就这一外交事件进行了报道,而在其“集中豪雨”式的报道中蕴含着背后的报道立场与共同的价值观。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日本本土新闻网站搜索引擎“雅虎新闻”所搜索到的安倍访华外交事件背景下的涉华报道来进行研究,运用“框架理论”来对搜集到的报道样本进行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研究分析,旨在通过对样本的多层次分析看出日本媒体在外交事件报道中的报道逻辑。本文研究表明,日本媒体对外交事件报道倾向于讨论本国发展问题、主动将问题担忧化、喜欢引用他方证词等惯性报道手法,在对外交事件进行解释时也倾向对事件进行本国发展层面的拆分与重组,旨在进一步激发国民的担忧与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思考。一方面体现了日本当前处在中国与美国两个经济大国之间进退维谷的发展窘况,另一方面日本民族摇摆在自卑与优越的民族性也在报道中被强化与结晶。长此以往,既不利于日本媒体日后对中日外交事件的客观解读,也不利于中日两国国民之间的文化情感交流。因此希望通过本文对日本媒体在外交访问事件中的报道框架分析研究,为今后研究日本媒体的报道倾向性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这是我们党深入总结文化建设的经验,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决定,意义深远。$$   学习领悟
报纸
在阅读教学中,应首先在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其次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涵;然后让学生从个性化阅读中品味作品文化的意蕴,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祖
权系数的确定是多属性决策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常用的方法都要利用专家判断矩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矩阵的元素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区间方法
FDI流入我国,可提高我国经济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因此,二十多年以来,我国不断为外商提供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的进入.但是,由资本的逐利本性我们可
通过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可以更好的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目前由于受条件限制,信息咨询服务工作没有很好开展起来,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所以图书馆必须提高认识,转变作风,通过有
网络营销使传统的营销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响和改变了现代企业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众多的机遇,是中小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对于中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