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在新型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数字原住民”向“数字公民”发展的需要,在综合考虑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所确定的学科育人目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了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体现,所以课堂教学活动自然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基地。本研究围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展开,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等方法,选取甘肃省会宁县Z中学的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调查他们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现状出发,依托项目学习的相关理论,分析目前甘肃省会宁县Z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情况,并分析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因素,设计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方案,寻找能够改善甘肃省会宁县Z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中发现,影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因素非常多,主要涉及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反馈,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不高等因素。为此,研究针对性的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设计与实践研究,研究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以项目学习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设计方案,并进行了三轮实践研究,为甘肃省会宁县Z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的落实提供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