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吡咯烷-2,4-二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0x8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简称HPPD)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白化除草剂,许多已商品化品种在结构上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含有一个三羰基(或至少两个羰基)甲烷结构单元,并且其中一个羰基必须和取代苯环直接相连;(2)该化合物必须能够烯醇化,以保证其具有与对羟基苯基丙酮酸(HPP)竞争HPPD活性中心Fe2+进行络合的能力。   课题组共设计合成了200余种HPPD抑制剂类化合物,和磺草酮相比,部分化合物具有同等程度的除草活性,初步生测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的构效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此类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存在的关系,寻找更高活性的化合物,本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饰共设计合成了46种化合物:   1)根据生物等排性原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3-吲哚基吡咯烷-2,4-二酮衍生物,初步生测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它们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化合物设计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2)我们发现化合物NK-1的钠盐在田间和温室的除草活性存在明显变化,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并且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考察了其稳定性。结果发现1.NK-1的钠盐在水溶液中和对光均是稳定的;2.存放时间对NK-1除草活性具有较大影响。存放六个月后的化合物放置时间对除草活性的影响很小;3.化合物NK-1在酸性条件下易于降解,而在碱性条件下变化很小。这些发现为我们今后对该类化合物做进一步结构修饰提供了依据。   3)基于以上研究和代谢理论,设计合成了一系列3-芳香基吡咯烷-2,4-二酮衍生物。我们将苯环4-位用卤素取代,初步生测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很好的生物活性;卤素的引入使部分化合物的用药方式由土壤处理改为茎叶处理。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UV固化水性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改性后涂膜的各项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合成出含光敏基团的水性大分子光引发剂,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文章首先以季戊四醇
本文综述了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材料和负极汇流排合金的腐蚀机理,硒对正极板栅和负极汇流排合金性能的影响,以及硒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选择含硒的铅合金材料进行研究。采用循环
全媒体时代,记者不再单纯是采访记录,编辑不再单单只作提炼标题,修改文字,组版员按相对固定的模式排版……一切都要应时而动,在需要的时刻,记者采访的过程,既要完成文字的记录,更要有图片有视频,编辑要量体裁衣,依据新闻的特点,选择深度切入或者生动宽泛报道,支持这一切最终完整体现的技术应用和提升各媒体已用实际行动走在前面,而大局意识,或者说整体配合意识对于整合后的媒体团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团队配合实现
水牛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向环境的排放的重金属日趋增加,由此带来的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