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为古今不易至理。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国家迎来了严峻的经济挑战,所有经济问题都避开不了对其恢复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粮食问题。史学界对这一时期的粮食问题研究还不充分,特别是对部分区域的粮食管理研究还存在空白,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政治经济中心,对其进行这一时期的粮食管理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当代史和区域史研究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还深化了云南地方史的研究。昆明解放时,云南全境还未完全解放,各种管理机构设置还不完善,政府在粮食管理上存在困难。粮食供应上,政府接管的粮食极少,所掌握的粮食无法满足需要;粮食市场上,各种投机分子趁机囤积粮食,抬升粮价,粮食市场极不稳定,加之国民党匪特破坏,这一时期粮食问题面临巨大威胁。为解决粮食问题,昆明市政府积极贯彻中央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从粮食征收、保管、分配及粮食市场的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中来逐步掌握主动权,不断满足粮食需求,同时结合减租退押、清匪反霸、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运动的开展,从基层农民到机关干部共同为缓解粮食短缺危机做出了贡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昆明市的粮食政策不仅保障了军用民食,稳定了新生政权,还为解放全云南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一方面昆明当时的社会秩序混乱及匪患的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粮食管理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解放初政府管理经验的不足导致政策在制定及实施过程中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从昆明市的粮食管理经验中可以得出在新时期,掌握充足的粮源供应仍是至关重要;政府在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对农民利益的维护,更加注重对农业的发展:同时,这一时期的党的廉洁性的高效实施对新时期在加强党的廉洁性建设中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