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加密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u38sbf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信息安全问题和身份识别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密码学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技术,引起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和投入。指纹加密技术是密码学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技术,为解决密钥和指纹模板的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近些年指纹加密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众多指纹加密技术方法中,指纹结合密钥是最常用的,该方法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密钥释放型、密钥绑定型和密钥生成型,密钥绑定型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指纹加密类型,其特点是安全性较高、研究较为成熟。模糊保险箱算法是经典的密钥绑定型算法,它平衡了指纹识别的模糊性和密码学的精确性,是应用最广的指纹加密算法之一。  随着指纹识别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呈爆发式增长,指纹加密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也变得迫切。然而,智能手机搭载的指纹采集仪较小,采集到的指纹面积远小于传统采集仪采集的指纹面积,导致提取的特征信息也随之减少,限制了模糊保险箱算法在中小面积指纹上的应用。本文针对中小面积指纹,基于模糊保险箱算法,在指纹加密领域尝试做了一些创新性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文详细介绍了指纹识别技术、指纹加密技术的发展背景和研究现状,并对两种技术实现的基本框架和技术基础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2)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校正的指纹图像方向场提取方法,该算法针对褶皱图像生成较多伪细节点的问题,利用频率矫正的方法纠正因褶皱导致的错误方向场,有效地减少了伪细节点的数量。  (3)本文提出了一种细节点共生补偿的模糊保险箱算法(SCFV,Symbiotic Compensation Fuzzy Vault),该算法针对指纹细节点提取个数较少的问题,利用已知的细节点产生共生点,补偿了用于加密的细节点集,满足了模糊保险箱算法使用的基本条件。  (4)本文实现了基于中小面积指纹加密技术的设备可信性检测的应用,并通过编程实现了软件的基本功能,对算法进行了实践。  本文对提出的两种创新算法在自建XDFinger中小面积数据库上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针对褶皱面积较大的中小面积指纹图片,本文提出的方向场提取算法提取到的平均真细节点比例达到了59.5%,优于两种传统经典算法的19.6%和26%;针对中小面积指纹图片,本文提出的模糊保险箱算法在保证与传统模糊保险箱算法同等安全性的前提下,将FTCR(获取失败率)由38%降低到4%,将GAR(正确接受率)由45.2%提高到了65.4%。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指纹加密方法的性能在中小面积指纹上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于指纹识别的移动支付技术的安全应用。
其他文献
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CCI)技术主要是在发动机燃烧循环过程中利用两种不同反应活性的燃料的混合物,首先将具有低点火活性的燃料注入燃烧室内以提高油气混合程度,之后再将高点火
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主要有兴奋性连接和抑制性连接两种方式,单个神经元一般既具有兴奋性输入又有抑制性输入,而且正常生理状态下,兴奋和抑制性输入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着动态平
在内燃机的运行过程中也伴随着剧烈的振动,近年来减振降噪在内燃机研究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内燃机的振动与其缸内燃烧情况密切相关,它的变化规律直接的反映了内燃机的工
非讼程序具有法官自由裁量权大、诉讼成本低、耗费时间短、一审终审等特点,非讼程序介入公司治理可以更好地处理公司内部矛盾,合理配置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
随着我国当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持续性发展,融媒体已经成为当前时代下的一个新型信息传播途径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但是融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需要
以微齿轮图形结构作为规整模板 ,用约束刻蚀剂层技术对GaAs样品表面进行了加工刻蚀 .在有捕捉剂H3AsO3存在的情况下 ,规则微齿轮图形能够很好地在样品表面复制 .刻蚀结果与没
目前我国仲裁领域中仲裁裁决书的结构大多数仍然是以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试行的判决书样式为范本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范本的缺陷愈发地明显,如事实和说理混杂,说理性不够等
“留置”措施是作为一项严厉的调查措施,由于其场所、期间规定不准确以及司法审查制度的缺失,留置期间很可能对被留置人员的权利造成侵犯,因此,统一留置场所、确定留置期间和
随着发动机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发动机热负荷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与燃气直接接触的活塞,在高温高负载下可能会出现烧蚀、开裂、变形等现象。了解发动机活塞的温度分布,可以
缸内条件和喷油参数是决定柴油机缸内燃烧情况的关键因素。对高压共轨柴油机来说,喷油参数的控制被认为是瞬态且精确的。所以缸内条件控制是改善缸内燃烧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