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与研发绩效的关系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y_s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将研发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表明,2012年我国制造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占到全国研发经费总支出的75.7%。研发实力的增强能为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而企业的研发实力离不开研发人员的能力和绩效表现。与传统制造企业相比,服务化转型制造企业的研发工作发生了很大改变,工作过程更多的表现出不可预测性,工作本身也更为复杂,这对研发人员的能力要求日益提高。目前,我国制造企业普遍缺乏契合服务化转型背景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如何招聘合适的研发人员、如何对现有的研发人员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研究服务型制造企业研发人员的胜任能力,探索研发人员胜任力与研发绩效的关系具备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服务型制造企业的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选择统计软件SPSS18.0为定量研究工具,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发人员胜任力、研发绩效和工作动机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炼出服务型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能力模型,包含协作能力、责任感、创新能力、服务意识、学习能力和市场导向六个维度。将研发绩效分为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和适应性绩效三个维度并提出了测量研发绩效的20项指标。将工作动机分为了兴趣动机,挑战动机,肯定动机和报酬动机四个维度。运用预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能力模型进行了检验和修正。随后,运用SPSS18.0软件对正式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值、总体方差解释表、旋转后因子载荷阵和因子得分矩阵,对相关概念的维度划分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此外,将工作动机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到研发人员胜任力对研发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中,具体探讨研究模型中变量及相关理论假设,确定研发人员胜任力对研发绩效各维度的影响,及工作动机不同维度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针对研究结论提出提高研发绩效的有效对策建议。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受到美国次级债问题影响,专家预期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平稳放缓至10.4%,奥运会后可能进入平稳调整阶段。其中出口和房地产行业增速将受到较大影响,而服务业投资增速将有所提
本文介绍了图书馆和智能图书馆的数字化变革浪潮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智能图书馆背景下的电子资源管理问题,以及建立基于CAMS技术的电子资源管理平台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建立了智
近十年来,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照明行业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照明行业的中心也正在由欧洲市场向亚太市场转移。当前,消费者对他们
人工智能作为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兴技术产物,在进一步提高人们工作和生活水平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仅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帮助用户准确、快速判断
在过去30年的发展中,中国企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多元化和跨区域化。企业总部由于其重要职能作用而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21世纪以来,大量企业开始意识到其所在区位对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同时看到了其他区位对提升自身优势的重大价值,因此,通过实施总部迁移以获得这些区位资源就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选择,总部迁移开始兴起,并引起了政策制定者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
资本市场与会计相结合的研究自20世纪中期以来就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而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财务实力、经营业绩也逐渐合理地体现在股价上。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上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