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切实改善朝阳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宏观预防环境污染,并为环保部门的管理和决策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需对朝阳区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本文采集了朝阳区自然环境、污染气象特征、大气环境过程、各类区域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的排放现状等现有信息,采用排放因子法,结合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和北京工业大学近年来对北京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研究成果,建立了2010年朝阳区SO2、NOx、PM10和VOCs的排放清单,其中,在进行PM10的相关计算时,考虑了SO2、NOx和VOCs对PM10的贡献量。以2010年作为基准年,根据朝阳区近年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预测出规划年区内各类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选取2010年采暖季(12月)和非采暖季(7月)的污染源数据,建立起用于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的多维多箱与高斯复合模型,其中,多维多箱模型是由北京工业大学和加拿大Regina大学共同研究开发出的一种大气环境预测模型,该模型反映了大气污染物的三维扩散,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消除基理,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等因素,并能预测出各功能区的空气质量。在对现状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计算了80%和85%达标率下朝阳区的大气环境容量,经计算,2010年朝阳区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5%时PM10的环境容量为17498.14t,空气质量冬季达标率为85%时SO2的环境容量为18281.32t。在此基础上,应用区间线性优化的方法对朝阳区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进行了优化研究,并结合污染排放现状、治理现状与治理潜力和社会经济效益制定了朝阳区规划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