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水浒传》中的诗词为研究对象。早在小说形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就被用于小说,不过当时尚属小说家无意识行为。到唐代,传奇小说开始有意识的揉进诗歌,开启了中国古典小说运用诗词之开端;到了宋元时期,通俗小说蓬勃发展起来,从口头故事,到话本小说,再到拟话本小说,其不但用了诗,而且用了词。这时小说诗词的运用达到了形式多样化,运用手法熟练的新阶段。到了明代,小说依然继承使用诗词的传统,并且处于结合紧密程度不断提高的状态。据统计,《三国演义》的诗超过198首,而《水浒传》的诗词多达602首,比《三国演义》多出近三倍,达到了小说使用诗词数量、密度上的一座高峰,可以说是当时使用诗词成就的佼佼者之一。对《水浒传》的诗词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以《水浒传》中的诗词为对象,统计了诗(律诗、绝句等)、词在各个章节的分布情况,并通过图表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诗词在小说中使用特点,并对这些诗词的来源进行探索。第二部分,对《水浒传》中诗词的呈现的艺术特点进行了探讨,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语言通俗易懂、表现手法丰富(比拟、夸张、用典、借代)、意境多样化(恬淡闲适、雄伟壮阔、凄清悲凉、旷达开朗),诗词的这些艺术特点,使诗词能够在渲染环境、衬托人物形象、辅助叙事、议论说教等方面上起到很好的作用。第三部分,全文的重点部分,重点分析了《水浒传》诗词的内容及功能。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渲染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塑造人物(描写人物肖像、刻画人物心理、描摹人物动作);辅助叙事(设置悬念、勾画情节、点明主旨、证明事件)、议论说教。第四部分,从《水浒传》诗词的特点、内容及使用情况,来探讨明代诗词创作特点:语言率真自然、俚俗明白和创作题材的世俗化。第五部分,得出结论:《水浒传》诗词总体水平很高,其成就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