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正见是生活于南朝梁陈之际的一位诗人,《陈书》本传称其“五言诗尤善,大行于世”,其诗歌作品留存较多,据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统计,有九十一首,数量之多在先唐诗人中比较少见。他的诗歌艺术,当时人称善,后世评价却不高,因而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选择张正见诗歌艺术为研究对象,并着眼于从张诗对前代诗风诗艺的继承与变化的角度进行论述。第一章进行史实的爬梳,描述陈代诗坛的情况,尤其是诗人群体的形成与活动,力求展示张正见在当时的交游与文坛位置。虽经丧乱,陈代诗文风气之盛却不减前朝,三位帝王都提倡文学,接纳文士,尤以后主为最;成规模的文人群体活动在陈世初期以一些爱好文义的武将主持和文士自行组织为主,太建之后最为突出的则是陈叔宝的东宫文人集团和即位之后的宫廷文人群体。张正见卒于太建中,不见参与陈叔宝东宫文学活动的记载,在陈代前期的诗坛上较为活跃。第二章简要描述齐梁七十余年间诗艺的演变和状态,为后章详论张正见诗艺提供一个发展演变的参照。通过考察齐梁主要诗人作品的艺术面貌,得出结论:梁后期诗艺与此前南齐至梁中期诗比较起来确有不同,描写愈入于绮碎细巧,比喻、隶事等修辞使用愈趋频繁,诗中物象富丽,执着于物象的赋咏使得诗歌表现情志的功能渐渐消失不见。第三章描述张正见诗的艺术,张正见虽处诗风堕于绮靡轻艳、往而不返的梁陈时期,却能振拔于流俗之间。他的边塞拟乐府诗笔力雄健,颇具清壮之气;部分诗作表达了失志士子怨愤无奈的情绪,可称鲍照之苗裔,在“情志匿而物色盛”的梁陈诗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对山水风景的描写,也有一部分诗作能脱开齐梁咏物的雕琢绮碎作风,上接何逊、谢脁等诗人明净清丽的风格。这是张正见诗歌创作的艺术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