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梁诗风演变看张正见的诗歌艺术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cl427h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正见是生活于南朝梁陈之际的一位诗人,《陈书》本传称其“五言诗尤善,大行于世”,其诗歌作品留存较多,据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统计,有九十一首,数量之多在先唐诗人中比较少见。他的诗歌艺术,当时人称善,后世评价却不高,因而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选择张正见诗歌艺术为研究对象,并着眼于从张诗对前代诗风诗艺的继承与变化的角度进行论述。第一章进行史实的爬梳,描述陈代诗坛的情况,尤其是诗人群体的形成与活动,力求展示张正见在当时的交游与文坛位置。虽经丧乱,陈代诗文风气之盛却不减前朝,三位帝王都提倡文学,接纳文士,尤以后主为最;成规模的文人群体活动在陈世初期以一些爱好文义的武将主持和文士自行组织为主,太建之后最为突出的则是陈叔宝的东宫文人集团和即位之后的宫廷文人群体。张正见卒于太建中,不见参与陈叔宝东宫文学活动的记载,在陈代前期的诗坛上较为活跃。第二章简要描述齐梁七十余年间诗艺的演变和状态,为后章详论张正见诗艺提供一个发展演变的参照。通过考察齐梁主要诗人作品的艺术面貌,得出结论:梁后期诗艺与此前南齐至梁中期诗比较起来确有不同,描写愈入于绮碎细巧,比喻、隶事等修辞使用愈趋频繁,诗中物象富丽,执着于物象的赋咏使得诗歌表现情志的功能渐渐消失不见。第三章描述张正见诗的艺术,张正见虽处诗风堕于绮靡轻艳、往而不返的梁陈时期,却能振拔于流俗之间。他的边塞拟乐府诗笔力雄健,颇具清壮之气;部分诗作表达了失志士子怨愤无奈的情绪,可称鲍照之苗裔,在“情志匿而物色盛”的梁陈诗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对山水风景的描写,也有一部分诗作能脱开齐梁咏物的雕琢绮碎作风,上接何逊、谢脁等诗人明净清丽的风格。这是张正见诗歌创作的艺术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环境伦理与环境刑法的发展具有互动性。环境刑法必须遵循环境伦理的导向性指引,同时环境刑法对环境伦理具有能动作用。随着环境伦理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类中心主义环
结构助词“者”是上古汉语使用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与先秦两汉时期的研究相比,魏晋南北朝以来关于“者”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此我们考察和分析了从先秦到现代汉语“者”的使用
A VR structure in modern Chinese consists of two predictive components.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vent semantics, the VR structure in modern Chinese is a comple
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造价(定额)管理、招投标、工程监理等单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这个岗位上的人员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这些单位的工作
在宋代的特殊的文官制度下,宦游成为宋代士人诗歌创作的重要背景,对宋诗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万里仕宦经历丰富,其诗风变化受到宦游经历变迁的影响,是讨论宦游与诗歌写作
通过对国外农业政策金融机构特点、运行条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策略。
<正>对于"咬文嚼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句";也有辞书说是比喻"读书人的迂腐执泥",很有些贬义。如果修正其"过
期刊
数学是高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其抽象性、科学性以及严密性均极其高,因此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大,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直接影响到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所以,采取有
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是三家注之後又一次大规模彙合前人注说的《史记》集注類著作。它除在注释方面的纂辑之功外,在文句标點方面亦有较为完整的體系和精審的
简要分析论述了异形轴承加工过程和钻孔及铣边的夹具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