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与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评估及干预未破裂动脉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住院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84例,其中未破裂动脉瘤149例,破裂动脉瘤135例。分与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史,瘤体特点(部位、形态、大小),入院时血液生化指标与动脉瘤破裂的关系。所得数据采取SPSS22.0统计软件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在年龄、瘤体大小、瘤体形态、瘤体位置、LDL-C、FBG、Na、Cl、HCO3、CysC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的各年龄段中,RIAs组50-6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31.9%),高于其他年龄段和UIAs组。在两组的瘤体特点中,不规则瘤体所占比例RIAs组(23.0%)明显高于UIAs组(8.0%);RIAs组中直径在5-10mm的动脉瘤所占比例最多(46.7%),同时也明显高于UIAs组(30.9%);瘤体部位中RIAs组所占比例最多的为ICA-C7段(36.3%)、AcomA(20.7%),均明显高于UIAs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瘤体形态、LDL-C水平与动脉瘤破裂显著相关(P<0.05)。结论:年龄、瘤体形态、LDL-C动脉瘤破裂的可能危险因素,其中50-60岁为动脉瘤破裂的好发年龄,瘤体不规则与动脉瘤破裂关系最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