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头状花序上舌状花和管状花发育调控网络的构建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zhouhaote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的花型是其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受到头状花序上舌状花和管状花的相对数量、排列位置及花冠形态的影响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花型。由此可见,头状花序上舌状花和管状花的发育对菊花的花型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目前对菊花头状花序上两类小花发育的遗传调控机制尚不清晰,阻碍了定向调控菊花花型的育种实践。因此,对头状花序上舌状花和管状花发育基因调控网络的研究将为实现人工调控菊花花型的育种实践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菊花(C.×morifolium)的近缘野生种甘菊【C.lavandulifolium(Fisch.ex Trautv.)Ling et Shih】为研究材料,在对其头状花序形态发生过程观察的基础上,选取头状花序及两类小花花冠发育的关键时期为材料构建转录组文库,通过一系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并构建头状花序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调控网络。进一步对可能调控两类小花发育的关键因子ClNAM在甘菊头状花序中的时空表达模式、蛋白互作模式、调控头状花序发育的功能以及其所属基因家族的基因序列和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初步构建了甘菊头状花序上舌状花和管状花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为头状花序发育遗传调控机制及定向培育菊花花型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运用显微观察技术对甘菊花发育过程中头状花序形态建成和两类小花个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甘菊头状花序上各原基的发生顺序为典型的非螺旋向心方式,苞片原基、管状花原基和舌状花原基依次发生,最外轮舌状花原基发生时间晚于相邻管状花原基和苞片原基的发生时间。从整个头状花序形态建成水平上看,管状花原基形成期(S5)和舌状花原基形成期(S6)为两类小花原基分别起始发生的关键时期,此时可以根据起始发生时间和位置区分两类小花原基;从两类小花个体发育水平上看,舌状花和管状花花冠原基分化初期(SD3和SR3)为两类小花形态差异发生的关键时期。在整个头状花序形态建成过程中舌状花个体发育进程均慢于管状花。结合头状花序形态建成过程中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发现,外部形态特征与花序发育形态建成过程相关,这一结果为后续研究的转录组取材提供了形态学数据。2.选取甘菊头状花序发育的6个时期即营养生长期(S1)、茎尖肥大期(S2)、管状花原基形成期(S5)、舌状花原基形成期(S6)、花冠形成中期(S9)和花冠形成后期(S10)以及叶片为样本构建转录组数据库,共获得56,253个unigens,包括6,091个新基因。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将转录组中表达的基因划分为9个模块,其中1,702个和285个unigene在S5和S6中富集表达。进一步结合韦恩图分析和已知候选基因的表达热图分析初步筛选获得15个可能参与头状花序发育调控的候选基因。同时结合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预测,初步预测了头状花序发育各时期的蛋白调控模块。3.以舌状花和管状花花冠发育的两个不同阶段(LD1和LR1:舌状花和管状花等长时的两种花冠;LD2和LR2:管状花和舌状花最终开放状态时的两种花冠,即舌状花长于管状花时的花冠)为样本构建转录组文库,共获得56,664个unigene,包括6,502个新基因。通过K-means分析、韦恩图分析和候选基因热图的分析共获得18个差异表达的关键候选基因。对这些候选基因在甘菊、小菊品种‘D87’和大菊品种‘粉十八’的两类小花花冠不同发育阶段表达模式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l PIN4a(EVM0040943)、Cl CYC2d(EVM0029420)、Cl CYC2C(EVM0047461)和ClNAM(EVM0022042)在甘菊和栽培菊花中呈现一致的表达模式,可作为关键候选基因。4.运用qRT-PCR、核酸组织原位杂交、酵母双杂交和亚细胞定位技术对关键候选因子ClNAM的时空表达模式、蛋白互作模式及其对头状花序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lNAM在管状花花冠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舌状花花冠中的表达量,且在花托上大量表达。营养生长期,ClNAM在头状花序发育的整个分生组织中广泛表达,并随着发育过程逐渐聚集在舌状花和管状花小花原基的边界位置表达。此外,ClNAM属于细胞核蛋白,ClNAM与Cl PI、Cl CYC2d均存在双向互作。过表达ClNAM的甘菊株系头状花序上舌状花减少甚至消失,表明ClNAM可能在舌状花和管状花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5.对ClNAM所属的NAC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甘菊中共鉴定到123个NAC基因家族成员,分为18个亚家族,其中NAM亚家族包含12个成员。12个NAMs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AMs序列结构中均包含5个保守基序;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AMs启动子元件上均含有光响应元件,7条NAMs的启动子元件上含有响应生长素的元件,ClNAM即(EVM0022042)、Cl NAC13041(EVM0013041)和Cl NAC52330(EVM0052330)的启动子序列上还含有响应分生组织发育相关基因的元件。9个ClNAMs分别定位到甘菊Chr1、Chr2、Chr5、Chr6、Chr7和Chr9上,其中ClNAM和Cl NAC26677(EVM0026677)与花发育相关基因CDF1、TOC1和SOC1分布位置相近。对12个NAMs在甘菊头状花序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Cl NAC36308(EVM0036308)和ClNAM表达模式最为相近,不仅在头状花序发育的S5和S6时期差异表达,而且其在管状花花冠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在舌状花花冠中的表达量。因此推测,Cl NAC26677和Cl NAC36308在甘菊头状花序中也参与调控了舌状花和管状花的发育过程,可能与ClNAM具有相似的功能。根据上述结果并结合前人对高等植物花发育尤其是菊科植物头状花序发育的研究,本文作者初步构建了甘菊头状花序上舌状花和管状花发育的遗传调控网络,其中ClNAM不仅参与了早期头状花序上舌状花和管状花的起始发生,也参与了头状花序发育后期舌状花花冠的发育,是舌状花和管状花发育调控网络中的重要一员。
其他文献
背景: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诊断慢性肾脏病(CKD)并对其危险分层的关键指标,是药物调整和术前准备的重要参考。GFR估算公式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且不断更新,准确性日渐提高,适用性逐渐普遍,并开始细分适用人群,分别出现了儿童公式和成人公式。然而,在我们前期的研究中,发现这些成人公式并不适合我国老年人。2016年,欧洲Pottel H等学者发起,欧洲多家医疗中心参与,新建了全年龄段(FAS)系列公式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孢子形成的土壤细菌,以能在芽孢期产生对昆虫幼虫以及一些无脊椎动物种群有特异毒杀活性的伴孢晶体蛋白为特征,被广泛用于防治农林害虫以及蚊子控制。苏云金芽孢杆菌分离株Bt S2160-1是由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研究所从广西大王岭自然保护区土壤中分离保存的高效杀蚊菌株,被看作是杀蚊模式菌株Bti潜在的替代菌株。本研究首先对
目的:本研究以L-谷氨酸诱导体外纯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建立青光眼视神经损伤体外模型,通过观察疏肝通窍法中药含药血清干预后RGCs凋亡和活性的变化以及筛选RGCs差异表达的mi RNAs,预测青光眼治疗药物发挥作用的靶基因和相关通路,阐明疏肝通窍法治疗青光眼,保护视神经的作用机制。方法:1.原代分离纯化培养SD乳大鼠RGCs。2.L-谷氨酸体外培养RGCs,通过倒置显微镜、CCK
目的:目前临床上用于检测行PCI术患者是否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eriprocedural myocardial injury,PMI)的较好指标主要是心肌生物标记物和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但这些检测最早也得PCI术后6小时开始才有临床意义,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无法做到早期预防治疗。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
学位
在城市化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恶化的大背景下,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也来到一个时代分水岭。城市绿地中的人工栽培植物景观已造成资源消耗过高、景观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提高,城市中可自播繁衍、无需过多养护管理同时发挥生态效益的自生植物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城市绿地作为支撑生物多样性的载体,也是自生植物的栖息地之一,但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栽培植物,针对自生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分布特征鲜有报道。
近年来,非洲猪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及目前威胁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等一系列高致病性高传染性的突发病毒,大面积传播,已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社会负担。另外,一些潜伏于机体反复感染的乙肝病毒、疱疹病毒等,也持续危害人类健康。病毒根据其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种类型。临床上现行的病毒检测手段和治疗方案,均因外部因素的限制,如准确性、安全性评估时间较长等,而无法实现病毒的快速
全面认识石油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组成能够为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开发以及加氢工艺的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够解释含硫化合物的成因机理以及热演化和生物降解作用对含硫化合物分子组成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有机地球化学理论体系。本论文以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FT-ICR MS)为核心,通过解决不同类型含硫化合物从复杂石油基质的分离以及不同类型含硫化合物的选择性电离等关键技术问题,进一步完善原油中含硫化
目的: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血管增殖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恶性程度很高的心血管疾病。目前PAH没有特效的治愈方法,治疗目标仅局限于延迟或者阻止病程进展。虽然近些年来针对PAH的治疗理念和方案已经取得了较多进展,但它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因此,寻找PAH的病因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继microRNA后非编码RNA中的后起之秀,在血
机体免疫反应有助于机体抵抗病原生物感染,但其是一把双刃剑,过强的免疫应答会造成机体损伤。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炎症因子的调控异常密切相关。目前所知,在肝脏相关疾病导致的肝损伤中,机体会激活大量炎症因子如CX3CL1/CX3CR1的表达,参与到机体的免疫反应中。然而,由于炎症因子的过量表达会对机体造成损伤。为了防止表达异常的炎症因子引起的过强免疫反应,机体逐渐进化出各种调节机制来调控过强的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