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技术研究Eu原子4f76p1/26d态的自电离衰变的分支比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uo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稀土原子的高激发态的研究不仅对揭示复杂原子的结构及其物理特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还可以更严格地检验新的量子理论;同时,该方面的研究在诸多高科技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新型激光的机理探索、核能的开发等。Eu原子作为最复杂的稀土原子之一,具有半满填充的4f支壳层,导致其高激发态的结构和特性非常复杂。近年来,本课题组曾经运用传统的探测方法和现代的速度影像技术分别对Eu原子的4f76p1/28s自电离态的衰变分支比进行了探索,但都尚未发表。关于Eu原子的4f76p1/2nd自电离态的衰变分支比的研究仍然是空白。另一方面,Eu原子的4f76p1/2nd自电离态的能级结构和物理特性都比4f76p1/28s自电离态更为复杂,导致其衰变的分支比也更具有挑战性。因此,本文采用速度影像技术对Eu原子的4f76p1/26d自电离态的衰变分支比进行了系统研究。  首先,本文采用孤立实激发方法研究Eu原子4f76p1/2(J=3,4)6d自电离态光谱,先采用两束染料激光将Eu原子从基态4f76s28S7/2经4f76s6p8p7/2态分别激发至4f76s6d(8D5/2,8D7/2和8D9/2)Rydberg态;再扫描第三束染料激光的波长,对Eu原子不同能域的自电离态进行探测,对其进行解释并分析自电离复杂的结构以及可能存在的组态相互作用。  其次,本组在研究Eu原子的4f76p1/28s自电离态的弹射电子动力学过程中拍摄得到的电子图像由于聚焦效果不好,所以导致图像的分辨率较差;同时影响了实验数据的可信度。由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4f76p1/2(J=3,4)6d自电离态,其可衰变的能级结构更为复杂,所以对电子聚焦成像的要求较高。在系统分析电子透镜成像原理之后,通过采用Simion软件对电子图像的成像进行模拟并给出了最佳成像电压,从而很大程度的改善了图像分辨率,同时排除了其它实验仪器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背景噪音。根据采集到的电子图像进行强度和位置的定标,进一步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这些工作的完成对本课题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最后,本文利用速度影像技术系统研究Eu原子的4f76p1/2(J=3,4)6d自电离态的弹射电子动力学特性。根据总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推测出对应的离子终态信息,最后给出其自电离衰变的分支比。通过调谐第三步激发光的波长,观测了分支比随能量的变化规律。通过Eu原子的4f76p1/2(J=3,4)6d自电离衰变的分支比,丰富人们对于Eu原子复杂自电离能级系列的认识,也为自电离激光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英国是世界电视创意最发达的国家,《英国偶像》、《达人秀》、《X元素》、《舞动奇迹》、《以一敌百》、《百万富翁》、《卧底老板》等知名模式的发源地,长期占据电视研发和
兼具磁性和半导体特性的稀磁半导体在自旋电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传统的Ⅱ-Ⅴ族和Ⅲ-Ⅴ族稀磁半导体相比,Ⅰ-Ⅱ-Ⅴ族基新型稀磁半导体能够实现自旋和电荷注入机制的分离,且磁性离子的固溶度不受限制,这为研究稀磁半导体提供了新方向,也为制备居里温度高于室温的材料和研究磁性来源机理提供了可能。本文首先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不同浓度Mn掺杂LiMgN、Ag-Cr共掺LiZnP和不同浓度Mn/Cr掺杂L
学位
有机光伏由于其价廉、质轻、适合大面积柔性生产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为了实现工业化柔性、高效率、高的稳定性是目前研究的方向,制备以氧化锌(ZnO)纳米晶作为电子传输层的倒置器件,是可以实现上述要求的。但是,由于ZnO自身材料的缺点,如氧空位,较低的电导率等,直接影响了器件的性能,因此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分别研究以聚氧化乙烯(PEO)修饰的氧化锌纳米晶、铯掺杂和硫掺杂的氧化锌纳米晶作为倒置有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可以产生高温高密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该过程与早期宇宙大爆炸非常类似,QGP在早期宇宙存在过,因而研究QGP对认识早期宇宙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可以通过
有机太阳能电池在大规模生产低成本、柔性可卷曲的产品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有机光敏材料存在激子扩散长度较短、电子传输速率较低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利用迁移率较高的无机纳米材料作为电子传输层,可提高电子的传导能力,以此提高器件的能量转化效率。在无机纳米材料中,由于II-VI化合物纳米材料如CdS、CdSe以及ZnO等的载流子迁移率高,所以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备受瞩目。理想的电子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