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犬病毒由五种结构蛋白组成,其中NP对狂犬病的诊断和分类;GP对狂犬病毒的组织嗜性、致病和免疫保护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分离自不同宿主或不同地理位置的狂犬病毒之间存在着NP和GP抗原性差异,研究这种差异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有助于发现流行来源的线索。为了深入了解狂犬病毒致病和保护性免疫的机理有必要对GP基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本研究用21种MAb-RNPs和10种MAb-Gs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和中和实验的方法对我国人用狂犬疫苗株(aG)、实验室减毒株(CTN-181)及两株分离自宁夏人的街毒进行了NP和GP抗原结构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这四株病毒GP基因用RT-PCR方法进行分段扩增,然后以PCR产物为模板采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直接进行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再将各个片段连接得到了四株病毒完整G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用计算机进行核苷酸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分析和比较。 抗原分析结果表明四株病毒均属于血清Ⅰ型,MAb-RNPs反应类型除疫苗株外均相同,并且反应类型与血清Ⅰ型病毒中犬分离毒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