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薄壁结构的设计及其耐撞性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58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薄壁结构以其轻质且高效的吸能特性而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碰撞能量耗散系统中,对于车身薄壁结构的研究也一直是一个热点。然而,目前国内外很少有相关文献涉及到金属薄壁结构横截面沿中轴线方向的变化类型对结构耐撞性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横截面沿中轴线变化的功能梯度变截面薄壁结构,具体内容如下:(1)设计了变截面薄壁圆管结构,建立了与之对应的轴向碰撞有限元模型,通过实验和仿真结果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形状控制参数对变截面管耐撞性的影响,并与传统等直圆管和圆锥管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变截面管在吸能和乘员保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然后以结构的比吸能和初始峰值力为优化目标,结构的形状参数为变量,对变截面管进行多目标优化,以此来提高结构的耐撞性能。(2)考虑到实际碰撞中车身吸能部件会承受斜向碰撞,而相比于轴向碰撞,斜向碰撞工况下对变截面管的设计要求会不同。因此本文研究了变截面管在多角度斜碰下的耐撞性,并与传统等直径圆管和圆锥管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变截面管在吸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此外,分析了多角度加载情况下变截面管在不同碰撞速度、不同梯度指数和碰撞压溃距离下的吸能特性。(3)将变截面设计思想引入S形梁,研究了变截面S形梁直径沿中轴线变化类型和形状参数对结构耐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端直径差值越大且直径由小到大逐渐变化的S形梁,其吸能效果越好。在此基础上,对S形梁径向横截面形状通过函数进行渐进变化设计。结果显示:与变截面S形梁相比,横截面经过渐进变化设计的S形梁,其吸能效果更优异。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分析结核病患者对于规范化治疗的依从性,并探讨其护理干预方式.方法 以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本院接诊的250例结核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划分成A组(125例)与B组(125例).A
液力机械传动由于具有起动平稳、操纵简便、自动适应性和动力性能优良等一系列的优点,在当前的工程机械传动技术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采用液力机械传动的工程机械广泛运用
石油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使得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的汽车代用燃料。而乙醇凭借其可再生性和燃烧清洁性,已成为国内外汽车代用燃料的研究重点之一。但是乙醇的燃料性质与
桥式起重机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厂房、仓库运输、码头等众多场合,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频繁发生的桥式起重机事故给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