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第一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优先发展的重点。当前,为有效实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的电力行业正进行“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电力改革,并在包括东北三省、上海、浙江、山东进行了电力市场试点。打破电力行业的封闭性与独家垄断模式,促进良性竞争环境的产生,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电力市场,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电价体系则是电力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东北区域电力市场是全国第一个开展改革试点工作的区域电力市场。我国现行的电价体系称为“一段半式”电价上网价格覆盖范围不全,网属电厂发电没有独立的上网价格;电网输配环节基本无独立价值表现,而是整体上与网属发电在一起的捆绑定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一段半式”电价体系和机制存在很多缺点,已不适应电力工业深化改革的要求。因此,为了实现电价“同网同质同价”的目标,按照合理补偿成本费用、合理确定收益、依法计入税金的原则来核定电网输配电环节的定价方案,建立合理科学的“三段式”电价体系(即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定价模式),尤其是建立合理的输配电价体系是东北电力市场电价改革重中之重。其次,为有效地防止发、输、配之间交易补贴现象发生,确保信息对称,真正做到电价制订、实施中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我国应建立规范有效的电价监管体制和监管机构。如何在理想的政府电价监管模式下建立合理可行的定价方案则是本文研究主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东北电力市场的特征和改革现状,比较了国内外电力市场经营模式、监管模式和电网输配电定价方法,并且根据国外电力市场的发展状况找出本国电价改革的切入点。同时,针对东北区域电力市场改革现状,分析了东北电力市场输配电电价改革以及电价监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且提出建立合理的电价定价方案、完善的电价调控和风险防范机制、有效的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本文根据电网特有垄断性质,基于边际成本定价理论、平均成本定价理论和两部制定价理论,提出了垄断电网输电行业采用基于容量和电量的<WP=106>两部制电价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定价方案。同时利用监管经济学效率、公平性原理,分析了适合东北区域的监管方案模式即回报率监管法和帽子监管法。同时建议政府监管模式是:国家在电力市场的初级阶段,采取“成本加成法”对输配电价进行监管,而在电力市场的全面竞争阶段,采用价格封顶方式对输配电价进行监管,并且提出监管的局限性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电价形成机制及其价格体系,结合国内外现有的输电定价经验和理论,推荐了符合政府监管机制下的东北区域电网定价方案,提出输电定价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一些问题,对制定科学的输电价格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首先结合国内外现有的输电定价经验和理论,分析了主要输配电成本组成项目的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要求,了解了影响输电定价方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适应东北电网现状的成本计算策略,即基于微观经济学的边际成本法和基于会计学的综合成本方法(如邮票法,兆瓦-公里法等);(2)其次采用单一电量电价、单一容量电价和两部制电价这三种输电定价模式进行比较和实证研究, 利用会计成本法进行输电成本计算,最终得出输配电电价改革定价方案即采用两部制定价原则为上策。提出了电网输电定价方法的局限性和具体实施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总之,在设计电网输配电定价方案时,必须把握电网输配电的垄断的特殊性对电网定价的影响。在政府合适的监管方案下,采用基于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的两部制电价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定价方案。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初步的,且有很大局限性,所提出的观点不一定成熟,希望各位专家进一步批评指教,并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对东北区域电力电价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