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50多年前Goffman首次提出了印象管理的概念以来,研究者们就对印象管理的策略之一——恭维行为进行了多领域、多方面的广泛研究。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将视角聚集在儿童身上,对儿童的恭维行为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6、8、10岁小学儿童的恭维行为与恭维意识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由两个实验组成:实验一为被试内设计,主要以面子谎的研究范式研究了小学儿童恭维行为的发展状况,同时采用与恭维行为实验一致的情境作为故事内容考察了小学儿童恭维意识的发展状况,并且通过心理理论、执行功能及情感观点采择的相关任务研究了儿童心理理论、执行功能及观点采择能力对其恭维行为与恭维意识发展是否存在影响;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加入了恭维行为两个重要的特征——恭维行为的真实性和恭维意图的明显程度作为自变量,凸显出情境中的恭维线索,同时,采用小学儿童日常学习生活事件作为故事背景,进一步研究了小学儿童的恭维意识发展状况,以及小学儿童对不同类型恭维行为的评价情况。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6岁儿童已具有恭维行为,恭维行为发生率为75.6%。儿童的恭维行为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8岁儿童恭维行为的发生率为53.2%,10岁儿童恭维行为的发生率为48.8%,但8岁儿童、10岁儿童在有无恭维行为的人数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当故事情境提供充足的恭维线索时,小学儿童具有恭维意识的人数会有所增加。
(2)6、8、10岁儿童中具有恭维意识的人数比率比较少,分别为2.4%、19.1%、16.3%。6岁组儿童中具有恭维意识的人数显著低于8岁组和10岁组,8岁组和10岁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3)6、8、10岁儿童的恭维行为与恭维意识呈显著的负相关。
(4)6、8、10岁儿童对一级错误信念及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执行功能以及情感观点采择能力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而提高。
(5)6、8、10岁儿童的执行功能显著地影响儿童恭维行为的产生,而儿童的执行功能和情感观点采择能力显著地影响儿童恭维意识的产生。
(6)儿童对真实的恭维行为的评价显著地高于对不真实的恭维行为的评价。同时,当恭维行为与恭维者的真实想法不一致时,恭维意识的明显程度将影响小学儿童对恭维行为的评价,具体表现为:小学儿童对恭维意图明显的行为的评价显著低于对恭维意图隐藏的行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