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作为污染物的承受者和中转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滞留、生物利用和降解等环境行为。其中,吸附/脱附是影响这些环境行为的关键过程之一,因此对污染物风险评价、污染控制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而倍受关注。本论文在建立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脱附法测定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吸附/脱附量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吸附/脱附系数快速测定、不可逆吸附以及表面活性剂对有毒有机污染物吸附/脱附行为的影响。首先,结合吸附量测定的土壤柱液相色谱迎头法和批量平衡多级吸附/脱附法,建立了测定吸附/脱附等温线的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脱附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敌草隆、萘、戊唑醇、保棉磷、苯酚、莠去津和扑草净的吸附等温线。这些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 方程,线性回归计算的相关系数在0.99 左右;同时,由所得到的吸附系数计算出的KOC 值与文献值一致。与其它测定方法相比,所建立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快速,而且准确可靠。 其次,以莠去津、敌草隆、保棉磷和扑草净为模型化合物,用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脱附法研究农药在土壤中的不可逆吸附结果表明,在有机碳含量差异较大的3#欧洲标准土和Kaldenkirchen 砂土上,保棉磷、苯酚和莠去津的吸附系数差异很大,对其不可逆吸附量的影响却相对较小,而在相同土壤上不可逆吸附量也因化合物而异;此外,温度也影响不可逆吸附量。最后,利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敌草隆在土壤中吸附/脱附过程以及不可逆吸附影响。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其吸附系数和不可逆吸附量减小,但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无论是吸附系数还是不可逆吸附量都呈现非单调的变化趋势。结合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胶束溶液,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吸附/脱附行为的作用机理。